瑞幸自救路:补发财报虚增六成收入,生椰爆款背后充4赠3活动遭投诉

2021-07-05 14:41:00 来源:蓝鲸财经

原标题:瑞幸自救路:补发财报虚增六成收入,生椰爆款背后充4赠3活动遭投诉

6月30日,瑞幸补发了2019年年度财务报告,并发博表示,“根据美国证监会的披露要求,公司将持续积极履行披露义务,尽快发布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并逐渐恢复至正常财报披露进度。”

去年7月1日,瑞幸发布公告称,特别委员会已基本完成内部调查。调查发现,2019年4月开始捏造交易,导致瑞幸2019年净收入虚增约21.2亿元人民币,2019年成本费用增加13.4亿元。造假风波后用自曝方式来补救损失,重回扩张节奏的瑞幸能成为“YYDS”吗?

瑞幸补发2019年财报,净收入此前被夸大21.19亿

瑞幸表示,“这是公司经历2020年风波后振兴之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根据瑞幸补发的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净收入为30.249亿元,比2018年的人民币8.407亿元增长259.8%。其指出,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吸引新客户和积极吸引现有客户的能力推动的。此前,瑞幸对外披露2019年收入是51.5亿元,虚增收入21.19亿元(包括二季度2.5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7.0亿元,第四季度11.7亿元人民币),占比41.16%。

从营业费用来看,2019年瑞幸的总运营费用约62.37亿元,其中材料成本16.23亿,占比26%;店铺租金及其他营运成本15.97亿,占比25.6%,与2018年同期相比分别暴涨205%和177%。根据此前瑞幸披露的数据,其成本费用被夸大了人民币13.4亿元(包括二季度1.5亿元、三季度5.2亿元、四季度6.7亿元)。

营业费用的增加与2019年瑞幸业务扩张一致,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的自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2434家。

与此同时,这也使得瑞幸披露的经营亏损从2018年的15.98亿同比扩大101%,至2019年经营亏损32.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瑞幸运营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2018年的290%下降到2019年的206.2%,主要是受规模经济增长和技术驱动运营的推动。

据财报显示,2019年瑞幸负债总额为46.19亿人民币,相对于2018年的11.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7%。尽管瑞幸补发财报显示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从门店运营来看,依旧向好。

根据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瑞幸全国门店数已超过5200家,累计消费用户已突破7500万,生椰系列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刷新瑞幸新品销量记录。

披露真数据、打造爆款产品的瑞幸正走在驱散阴霾的路上,但来自消费者端的质疑依旧值得警醒。

生椰爆款销量超1000万杯,充4赠3饮品券活动屡遭投诉

“生椰拿铁销量确实远超我们的预期,感谢大家的喜欢。没有提前储备足量的椰浆,我们再次抱歉!”

4月21日,瑞幸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生椰拿铁部分售罄的说明”,彼时距离生椰系列推出不足半个月时间,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门店爆单后,瑞幸在5月份增加了两个工厂的生产线,紧急制作生椰浆。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晚,瑞幸生椰系列突破42万杯,而到6月底,生椰系列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销量暴涨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一句:“YYDS!”

与之相对的却是投诉平台上千条的投诉量,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以瑞幸为关键词搜素,共有1722条相关投诉。记者浏览投诉页面发现有关优惠券“充4赠3”活动的投诉较多,以“瑞幸券”为关键词检索粗略计算,共显示351条相关结果。

根据瑞幸咖啡App官方活动描述,其存在35元、32元和29元三种不同面值的商品券,“不同的充购数量可组合享受‘充4赠3’、‘充10赠8’优惠;充购后,所得‘商品券’即存入咖啡钱包中,下单结算时使用,有效期3年”。

然而,该商品券每次只能供一杯饮品使用,若想买两杯就需要使用两张,且不论饮品单价多少,使用商品券后多出来的钱款不予退还,而不够的部分则需要补差价,这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消费者maxxlucky(化名)6月28日在黑猫平台上发起投诉,其充值了4张35元的商品券,共花费140元得到7张券,即相当于一杯饮品需支付20元。然而,由于商品券是在原价基础上享用,不与其他优惠同享,因此在购买价值超过35元商品时,需要补差价。

Maxxlucky表示,“以点一杯原价38元的杨枝甘露椰子冻为例,用券抵扣后是另付3元,等于23元购买,然而什么券都不用的情况下反而20.9元直接购买。”

记者查看该饮品券使用规则发现,其规定“饮品券分为三档,对应三档饮品面价,结算时,饮品券可抵扣相应面价的商品费用,但不包含风味糖浆、奶油及配送费,不设找零,超额需补差价,一次可使用多张饮品券。”

在充4赠3的活动下,当使用35元饮品券购买原价29元的商品时,多余6元无法退还。

针对此条款,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雷家茂律师接受蓝鲸TMT采访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交易要遵循公平原则,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此条款显然违背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一张券只能购买一杯饮品”属于明显的限制性条款,需明确向消费者提示说明。因此,该规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涉嫌霸王条款。

他进一步提醒消费者,需考虑商家的资信、经营情况,此种“先充值,后消费”的预付款消费模式风险较大。同时,建议不要购买太多,一是预付款消费风险大,二是规则会变化。购买前需详细查看相关使用规则,在操作时建议开启录屏,或者将页面截图存证,防止商家修改规则。

截至发稿,记者发现部分有关优惠券的投诉已完成,整体投诉完成率94%,在黑猫平台的投诉处理满意度为五颗星。

正如雷家茂律师所说,“如此条款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常见的,但常见不见得合理合法。”瑞幸在高效处理投诉反馈的同时,也需要将“常见”转化为更加合理合法的存在,在经历造假风波后抓住更多消费者。

造假后退市的瑞幸逐步扩张,门店超5200家、重启无人零售

2020年6月27日早间,瑞幸咖啡官微发声明称,“将于6月29日在纳斯达克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

瑞幸同时表示,“在国内消费市场方面,瑞幸咖啡全国4000多家门店将正常运营,近3万名员工仍将一如既往的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2019年5月17日,仅仅诞生了18个月的瑞幸咖啡上市,刷新了纳斯达克历史上从诞生到上市的纪录。上市不过一年时间,瑞幸因造假风波被迫退市,不过正如其官微所说,这并未影响到门店的正常运营。

退市后不足半年,瑞幸门店便于去年11月迎来正盈利。根据其补发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瑞幸拥有3949家自营店,1175家合作店;6月30日其微博则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瑞幸全国门店数已超过5200家,扩张速度可见一斑。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员崔丽丽教授在接受蓝鲸TMT采访时指出,瑞幸重回扩张节奏基于几方面因素,第一瑞幸在被爆造假之后进行了内部调整,对新的运营模式测试后,在方向得到确认之后,又一次走在了“对”的路上;第二虽然瑞幸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做空,但从国内市场的实际感受而言,运营和产品端并未出现颓势,因此消费者还是用脚投票。换句话说,就是瑞幸咖啡有人买单。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1年5月31日,累计交易客户超过7300万,而6月底,累计消费用户已突破7500万,即一个月内瑞幸便有超200万交易用户。

退市后,除门店扩张外,瑞幸于今年3月8日在微信公众号宣布瑞幸咖啡高端无人咖啡机“瑞即购”在38城正式开启招商。

2020年1月瑞幸正式推出了无人零售计划,包括LuckinCoffee EXPRESS(瑞即购)和LuckinPop Mini(瑞划算)。LuckinCoffee EXPRESS是一种无人机器,可以制备精选的现煮饮品。LuckinPop Mini是一款无人售货机,提供多种消费品。考虑到LuckinPop Mini的运营表现,瑞幸已暂停其运营,而受财务造假事件影响LuckinCoffee EXPRESS也一度暂停拓展。

如今,其无人零售业务似乎正迈入正规。截至2021年5月31日,瑞幸拥有556台第二代瑞幸咖啡EXPRESS机器在运行。

“无人零售现在并不是一个新奇和吸引眼球的形式”,在崔丽丽教授看来,这个项目要看场景,即选择落地的这些城市对于无人类零售形式的认知,这个形式是否能够提供等待时间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这类零售形式的产品性价比情况。

在瑞即购重新拓展的同时,有关瑞幸优惠券不如以前便宜的声音在消费者中响起,记者发现,此前1.8折优惠券、邀请好友得免单等活动均作出调整,目前在4.8折专享券、满26减14元抵用券等活动下,购买一杯饮品在10-20元左右。

针对低价券的调整,崔丽丽教授认为,优惠券可能曾经是瑞幸快速获得用户的方法,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也是瑞幸重要亏损来源之一。在此次瑞幸调整管理层和运营策略以后,应该会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逐渐减少优惠的力度。

她进一步指出,瑞幸要在优惠买赠活动中做更为清晰的前置性说明,面对忠诚用户可以放宽相应政策,或者应该采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优惠政策,以显示出瑞幸在用户规模的基础之上利用数据进行精准化营销的能力。毕竟,新消费领域,数字化能力至关重要。

瑞幸在造假风波后之所以能快速回血,与消费者的选择不无关系。烧钱补贴过后瑞幸在调整优惠力度时,如何留住忠诚用户是立身之本。

为减少“充4赠3”等活动引发的争议,雷家茂律师认为,对于相关使用规则,特别是限制性条款,一定要对消费者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在页面显著位置进行提示并让消费者确认。相关条款设置不能太过于苛刻,一方面会影响条款效力,另一方面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修正财务报告是瑞幸自救的一步,尽管其用户基础依旧不容小觑,但新客忠诚度的培养、资本市场信任的修复等仍是瑞幸需要面临的考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