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昔日果汁大王成老赖,汇源再提破产,兵败可口可乐负债百亿
无人敢接盘汇源再次传来破产的消息。
据天眼查App显示,7月19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案号为(2021)京01破129号,申请人为山东德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在此之前的7月5日,汇源果汁曾因“被强制执行超15亿元”,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很久没有看到这个牌子了,以为倒闭了呢”、“小时候经常喝,当年的国民饮料,现在都快忘记了。”
作为曾经的“国民果汁”,汇源曾经长期稳坐国内果汁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1996年,汇源果汁通过7000万元巨资竞标央视5秒带标广告权,一举打下知名度,随后推出的果汁产品,也广受市场欢迎。
汇源曾经是过年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
2007年,汇源在香港完成上市,创始人朱新礼也跻身福布斯中国百大富豪行列,身家达到61.3亿元。但在此后,陆续经过可口可乐收购案中止、企业停牌退市事件后,汇源果汁不断曝出财务危机,甚至连创始人朱新礼也被列为“老赖”。
从价值百亿到现在的负债累累,汇源果汁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时代周报记者就债务和企业重整等相关问题联系汇源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没有接盘侠
这并不是汇源果汁第一次因破产消息受到外界关注。
2021年6月1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增破产重整信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
一时之间,坊间对于“谁会成为汇源接盘侠”众说纷纭。按照公告要求,意向重整投资人的实缴注册资本应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一年意向重整投资人经审计的资产总额应不低于10亿元或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
公告内容还显示,目前汇源食品拥有北京、上海等分公司5家、全资子公司9家、参股公司3家。“汇源”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品牌产品等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的领导品牌和民族品牌。
汇源也曾风光无限
但对于接盘汇源果汁,资本市场却表现出保守的观望态度。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分析,资本望而却步主要是有两方面的顾虑。
一方面是债务问题。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看来,汇源错综复杂的债务问题是买家不得不担心的因素。就在“预重整”公告发布后,北京汇源仍旧连续被法院强制执行。除了前述的15.9亿元,7月7日,北京汇源又新增一条1010万元的强制执行令。
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透露,一些资本有意在朱新礼退出汇源才肯接手。“虽然创始人已朱新礼退出董事会,但是他仍旧是汇源果汁的大股东,碍于其家族管理问题,没有资本敢于冒险。”
朱丹蓬称,早在2019年4月,天地壹号就曾试图与汇源果汁进行“联姻”。根据公布的框架协议,天地壹号等投资方尝试以现金方式向潜在合资公司出资人民币36亿元,占股60%,汇源果汁以24亿元资金和汇源果汁商标使用权持股40%。但3个月之后,该方案最终以条件尚未成熟而夭折。
除此之外,北京汇源近年来被各类案件缠身,案由多为票据追索权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企业借贷纠纷等。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汇源有失信记录67条;被执行人记录8条,被执行总金额232725.92万元;限制高消费记录90条。
汇源不做大哥好多年,饮品行业也早已变天。主动申请破产仅仅过了一个月后,汇源果汁就再因破产问题卷入风口浪尖,危机之下,谁会来搭救昔日的果汁大王?
5秒广告撑起汇源帝国
汇源食品曾经肩负着朱新礼冲击国内果汁市场的野心。
1992年,朱新礼接手负债累累的县办罐头厂,并且通过自筹资金,利用补偿贸易的方式,从德国和瑞典引进了全球先进的浓缩果汁生产线和无菌冷灌装生产线。1994年10月,朱新礼带领三十余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进军国内饮料市场。
曾经的汇源,以技术领先占领国内市场
在北京设厂后,汇源斥巨资拿下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一举打响了全国知名度。1998年,汇源开始在全国各地建厂,生产基地就从山东、北京,一路南下,扩张至10多个省市。在重庆,汇源甚至投下了6.6亿元,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线。
一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语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与健康问题的捆绑起来重要,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曾经有一项调查,36.9%的消费者表示喜欢喝汇源果汁,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统一、哇哈哈等一线大牌。
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一举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的IPO,市值一度超过313亿元。汇源此举也坐稳了中国果汁一哥的位置。
兵败可口可乐
从身价百亿的“果汁大王”,到欠债不还的老赖,业内普遍认为,汇源果汁的衰落,与可口可乐收购案的失败脱不开干系。
2008年9月,美国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宣布计划以200%的溢价,以每股12.20港元、共计179.20亿港元全额收购汇源果汁。这是可口可乐在当时的中国、乃至自身发展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
据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报道,为了提高资产评估价值,当时汇源孤注一掷,一方面大举扩产,并进军上游供应链;另一方面,大举裁撤营销渠道,减少成本。
然而在2009年3月,中国监管部门以《反垄断法》为依据,叫停了这项并购案,这也由此成为汇源果汁发展的转折点。
从高处跌落只需要一瞬。2011年起,汇源连续六年亏损,分别为-3.18亿元、-4.79亿元、-5.75亿元、-5.53亿元和-2.08亿元。
未能与可口可乐牵手,让汇源从此没落
在这期间,汇源不断尝试拓展新的商业营销渠道自救,不仅相继推出“100%早餐计划”、助力美团外卖、借势网红papi酱、冠名各类综艺节目等,还以1.17亿元价钱收购三得利食品公司,跨界其他饮品。
但因早期大量砍断营销渠道、以自身创新能力较弱,汇源依旧无法扭转走向衰败与负债累累的局面。截至2017年底,汇源背负巨债达11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1.8%。
债台高筑显然让汇源慌了阵脚,为了快速凑集资金,汇源果汁选择了“违规放贷”的坏路子。
2018年4月,因未经董事会批准、且未签订协议对外披露,汇源果汁向北京汇源公司贷款42.75亿,违反港交所规则,导致停牌。次年9月,汇源果汁又被爆出向P2P公司贷款,甚至以果汁抵债的消息。
停牌近3年,2021年1月18日,汇源果汁终于正式从港交所摘牌。抱着“可口可乐收购”的光环,汇源在资本市场一步错步步错,以曾创下港交所最大规模IPO纪录的“果汁大王”的身份,逐渐告别了资本市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