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蓝帆医疗就第三季度业绩较上半年大幅下滑等问题回复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今年上半年实现了51.8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27.11%;扣非净利润23.03亿元,同比增长276.44%。但第三季度的业绩预告显示,蓝帆医疗预计将亏损0到1亿元。
也就是说,一家上半年营收、利润翻番的公司,第三季度不仅没赚钱还可能要面临亏损,且这跟它之前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不大符合。蓝帆医疗算是2020年以来的明星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PVC手套厂商,新冠疫情之后订单暴涨,2020年实现营收78.69亿元,是2019年全年营收的两倍多。且它在同一时间就开始谋划产能扩张,计划在未来三年完成300亿支/年丁腈手套项目的建设。
除了老牌的手套业务扩张之外,蓝帆医疗去年在以支架为核心产品的第二大业务上也是大举进攻。在2020年12月的支架集采中,蓝帆医疗以全场最低价——469元成功中标,拿下9.37%采购量,从今年开始执行。
无论是手套还是支架,蓝帆医疗看起来走的都是“高举高打”路线,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翻番似乎也验证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那为何业绩突然在第三季度来了个“大变脸”?
最主要的原因是手套业务的利润正在断崖式下跌。目前手套业务仍是蓝帆医疗的核心支柱,在今年上半年贡献了超过九成的营收。但根据回复函中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手套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17.57亿元、6.25亿元、1.19亿元,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还不到第一季度的十分之一。
详细拆解下来,蓝帆医疗的手套销量每个季度都保持在50亿支的水平,但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今年一季度平均价格490.14元/千支,三季度的平均价格仅有200.43元/千支。这意味着半年时间,手套价格降幅超过50%。不仅如此,三季度手套成本反而比一季度还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手套业务从一季度毛利353.62元/千支到三季度降至45.35元/千支。
蓝帆医疗对此表示,国内供应端产能集中投产,加之前期终端客户积压库存偏高,并且舱位紧张,运费费用过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客户订货意愿不足,大家都在观望。
这种糟糕的状态可能短期都不会好转。一方面,PVC手套成本居高不下,核心原材料PVC 糊树脂价格在去年涨了三倍由8500元/吨大幅上涨至25000元/吨。另一方面,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会正在退去,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从2020年前的31.1%回落至3.1%。
但整个行业的产能扩张却并没有停下。除了蓝帆医疗之外,英科医疗从去年至今,陆续投资了七个高端手套项目,拟投资金额高达220亿元。若这些产线全部落地,它的年产量将新增超过2200亿只。第二梯队的泰能医疗、华源医疗也在不断扩产,都计划在今年年内就落地几条生产线。
“大跃进式”产能扩张使得整个行业都备受质疑。英科医疗已多次被投资人质疑该事项,它的三季度预告也显示净利润将同比下滑55.13%-63.28%。
手套业务的颓势看起来无法逆转,被蓝帆医疗视为未来希望的支架业务也在拖后腿。
2018年,蓝帆医疗以58.95亿元收购柏盛国际,以当时A股医疗器械领域最大并购案的代价进入心脏支架领域,后者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心脏支架制造商。
但柏盛国际的表现并不出彩。根据业绩承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内,柏盛国际要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8亿元、4.5亿元、5.4亿元。但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柏盛国际的净利润只有3.4亿元,没能完成业绩承诺。
之后在去年底的支架集采中,蓝帆医疗469元的价格有些夸张,这款产品此前的挂网价为13300元。行业重要国内玩家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基本是从8000元左右的原价下降到了500元左右。
但从中标结果来看,微创医疗拿下了最多的采购量,占比高达24.2%,蓝帆医疗仅占9.37%。这意味着蓝帆医疗在集采上花了最大的资源,但并没有因此得到理想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随着集采的落地,蓝帆医疗2021 年前三季度心脏支架销量达到 33 万条, 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上升幅度为 199%。但由于单价下降,2021 年前三季度收入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 62%。这使得该事业部从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0.42亿元扩大至第三季度的亏损1.28亿元。
今年2月,柏盛国际大中华区副总裁钱克强任期未满就宣布辞职,四个月后,蓝帆医疗副总裁兼心脑血管事业部总经理杨帆也宣布辞职。半年时间内,两位核心管理层先后离职,也能从一个层面说明它的窘境。
对于蓝帆医疗来说,转型势在必得,也花了大资源。核心利润来源手套业务甚至在短时间内会更加被动,蓝帆医疗究竟会如何双线作战,经观大健康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