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开行发布最新《全球价值链报告》:全球化没有逆转,“无工厂制造商”崛起

2021-11-20 16:12: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亚洲开发银行官网近日发布了一份重量级的研究报告——“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21:BEYOND PRODUCTION”(《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1:超越生产》。

《报告》认为,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趋势并没有逆转,尽管在全球价值链中,一些曾经对贸易一体化起主导作用的国家的参与程度已经趋于稳定(比如中国),但全球价值链中各行业仍然在其他经济体中快速增长,包括孟加拉国的纺织业和越南的家电行业。

《报告》表示,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开放的政策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变得尤其迅速。在2000到2010年之间,全球总出口额和间接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7%和9.7%。在接下来的2010年到2019年间,虽然全球总出口额和间接出口额的增长率都有明显下降,但仍然维持着正增长,全球化没有逆转。

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一些威胁全球价值链以及一般贸易的重要风险因素显现出来,包括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泰国的洪水、得克萨斯州的暴风雪以及新冠疫情等等。不过《报告》表示:“目前,并没有出现普遍的制造回归欧美的现象,这也不是有效的应对风险的方法。全球价值链更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停止。”

《报告》强调了跨国公司在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全球价值链通常是用出口额的一部分来衡量,因此跨国公司在一国内通过当地子公司的的销售额并不被计算在全球价值链以内。《报告》发现,这些“缺失”的经济活动非常可观。

跨国公司对于子公司的重要作用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比如公司的品牌、专利、无形知识以销售网络,这些重要的服务通常没有被算入贸易数据中。因此,一些原来被算作外国公司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其实应该被算作出口。如果母公司的知识产权贡献得到了合理的计算,那这些应该都是全球价值链贸易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苹果公司不自己进行生产,被称为“无工厂制造商”(factoryless manufacturer)。类似苹果公司的“无工厂制造商”通过自身的知识产权组织全球价值链,他们掌握着专利、商标、版权、品牌、设计、软件、数据库等部分。这些知识产权愈发成为这类大型跨国公司的核心资产。据估算,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90%的资产都属于知识产权。

《报告》表示,大部分公司不愿意许可其他国家的公司使用他们的知识产权,因为担心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因此,很多公司会在外国设立子公司。理论上,母公司应该向子公司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不过处于税务因素,很多公司选择只向国外子公司收取非常低的费用。因此,贸易数据中有关知识产权支付的数额应该是被严重低估了。

而且,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避税还把知识产权布局在位于“低税天堂”的子公司。比如,苹果公司就把自己的知识产权设置在了一些海外子公司。从会计的角度,苹果子公司在中国通过使用知识产权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苹果公司在美国的总部应该是利润的最终拥有者,但是在账目上把利润留在中国可以获得更有利的税率。

《报告》认为,全球价值链为出口无形资产服务提供了新的模式。而一些“无工厂制造商”正积极参与这种贸易活动。传统的贸易数据并没有算入全球价值链中无形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因此,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低估了发达中国家的真实出口额,并且也扭曲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差额。美国与中国之间有巨大的贸易逆差,而《报告》表示,如果考虑了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逆差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服务出口国家。

《报告》使用了一种新的概念“要素收入贸易”(trade in factor income)来度量贸易。要素收入贸易中包括了无形资产的贸易,也就是加上了传统数据中缺失的部分。比如,苹果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利润被算作美国到中国的出口。在这种新的度量方式下,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了32%。

《报告》还讨论了全球发达经济体在贸易中的得失问题。《报告》认为,从中受益的是那些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和能创造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人才的公司。而一些拥有半熟练工人的公司从中受损,因为他们需要和发展中国家相同类型的企业竞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