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21年春季刚开业时相比,深圳文和友在线名人人气逐渐下滑,进入调整升级期。业内认为,打着网络名人的幌子建立竞争壁垒是关键。
专注于“餐饮与文化创作”的深圳文和友,正在逐渐褪去以往的人气。日前,新京报记者发现,与2021年春季开业相比,深圳的文和友流量直线下降,场内多家店铺大门紧闭,一家80年代复古风格的店铺处于退店状态。
针对目前的情况,1月8日,文和友CEO冯斌、深圳文和友总经理吴娴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深圳文和友正在调整,主题和场景将升级,品牌将围绕餐饮进行筛选,重点布局自有品牌。升级将在今年五一前后完成。
调整后的深圳文和友能否留住消费,持续获得客流,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有分析认为,文和友打着网络名人的幌子建立竞争壁垒是关键。
深圳文和友人流骤减
深圳文和友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圈。2021年4月初开业时,创造了“四万排”的盛况。2021年12月中旬,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与开业相比,深圳文和友的客流和店铺都发生了变化。
晚上8点左右,是消费高峰期。然而,在深圳文和友4楼的网红店聚集区,很多店的门都被关上了。专注于80年代复古风格的老东门李记百货正在关门,蒙奇歌舞厅门前竖起了“暂停营业”的招牌,依靠沉浸式戏剧吸引顾客。此外,4楼的很多餐厅也关门了。
地下一层是文和友与TOP TOY跨界合作打造的深圳首个沉浸式地下时尚城的“黑洞”。销售的产品包括化妆品、时尚玩具等,也被视为深圳首家高端美妆集合店。而且这里的客流量也直线下降。新京报记者观察到,10分钟内,只有一位消费者在化妆品区购物,其余主要是体验和拍照。有消费者认为这里商品品类多,很多大牌和网上名人化妆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但是商品价格没有市场优势。
五一节前后将完成升级调整
针对深圳文和友部分店铺关门的情况,1月8日,深圳文和友总经理吴娴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蒙奇歌舞厅由原来的沉浸式剧场场地改为脱口秀场地,由于防疫需要,脱口秀的形式更适合相对封闭的空间。此外,李记百货在老东门的门店目前已经改变了品牌管理。
文友CEO冯斌告诉新京报记者,深圳文和友的主题和场景正在升级。目前已经退店的商家将更换新的,整体升级将在今年五一前后完成。吴娴还提到,临近年底,加上疫情防控的需要,深圳文和友借此机会进行了调整和转型,将呈现赛博朋克式的未来市场,包括海鲜市场、菜市场和集市。
在品牌选择上,深圳文和友将围绕餐饮筛选品牌,同时重点布局自有品牌。吴昊说,餐饮是文和友最关注的领域。2022年上半年完成品牌店的评选,推出长沙文和友的人气餐饮品牌。
网红之下更要建立竞争壁垒
据公开报道,文和友在长沙、广州、深圳有三家门店。其中,深圳文和友于2021年4月开业,开业期间有4万桌餐饮的盛况,但人气仅持续半年。2021年9月,bu外的招牌对于深圳文和友人气的下滑,不止一位消费者认为线上名人茶品牌摩登中国茶店弹窗抢走了深圳文和友的人气和客流。也有消费者表示,深圳文和友具有很强的线上名人属性,在经历一次体验打卡后,回购意愿不强。
分析认为,文和友依靠时尚的装修风格和线上名人品牌获得流量,但深圳文和友无法持续高效地将流量转化为消费。主要原因是与长沙文和友相比,深圳文和友没有意识到一店一景的区别。专注于深圳本土文化的文和友,是深圳的外来品牌,缺乏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单纯照搬长沙文和友模式,无法引起当地消费者的共鸣。同时,依靠线上名人属性捕捉流量,而入驻品牌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难以持续留住消费、获取客流。
业内人士指出,在剥去网络名人的外衣、热度退去后,深圳文和友能否在调整升级后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是关键。文和友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旺季到来之前,文和友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体验,才能坚守在每个城市的年轻消费群体中。文友最终希望通过品牌集合形成一个美味好玩的主题公园,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吴羡慕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