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柳州双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减持公告。
报告期内,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至1200万元,比上年减少4600万元至5000万元,比上年减少79.31%至86.21%。此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万元至200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于本次业绩预减的原因,双面针表示,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公允价值变动约为-25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3500万元。该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含递延所得税)的综合影响导致当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600万元。
简而言之,股市正在亏损。
对于这只“延迟表现”的股票,似乎双面针并没有“割掉”的打算。2022年1月17日,双面针宣布拟使用不超过1875万元自有资金参与中信证券配股,认购不超过129.9万股。后来在谈及是否有销售计划时,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销售计划。”
这也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质疑:为什么双面针痴迷于此?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公司此前“炒股”的甜头味道有关。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双面针的净利润增长大部分来自中信证券的相关收入。
根据蓝鲸财经此前的报道,双面针于1999年首次以保荐人身份参与中信证券,投资1.52亿元,持股9500万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3.83%。几年后,公司开始收获“果实”。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20年,双面扣非净利润亏损14年,合计亏损约14.7亿元。然而与此同时,净利润仅三年就出现亏损。业内人士指出,在此期间,出售中信证券股份,收获现金红利,可能成为双方“提振”业绩、甚至“保壳”的重要法宝。
“曾经的甜糖果变成了毒药”,在业内人士眼中,今天,股票交易的亏损直接揭开了业绩双面针的“遮羞布”,而人们再一次注意到,这支曾经的“牙膏第一股”曾多年处于经营困境。
官方数据显示,柳州双面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面针”)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工厂等5家小型民营肥皂厂。1978年,柳州牙膏厂成立,199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49)。
虽然是业内首家成功登陆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但未能率先发力,反而陷入业绩持续低迷的窘境。
谈及原因,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告诉蓝鲸财经记者,首先,外资日化巨头进入中国,凭借资本和娴熟的市场玩法,本土品牌很快被压垮。其次,公司内部多元化忽视主营业务,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多元化业务的亏损拖累了公司整体利润。
据悉,2003年,双面针开启了自己的多元化之路,并在2006年年报中正式提出多元化战略方针。数据显示,在涉及牙膏、医药、家庭卫生用品、洗涤用品、房地产等业务的七大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中,有五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纸制品公司(合并)2019年净利润亏损1.07亿元,方凯公司(合并)ach
但事实上,由于早期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的失误,公司主营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拖累,并未得到深度培育。目前,即使聚焦主业,面对强敌,双面针的挑战也不小。
正如公司之前所说,中国日化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市场细分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模一直较为稳定,行业增长缓慢,跨行业投资者不断进入,行业竞争加剧,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因国家关税降低而不断增加,加之地理劣势、纯牙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份额被几家领先品牌牢牢控制等客观现实,导致公司日化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如今主业承压,股市亏损。当“提款机”停止“输血”时,双面针会陷入怎样的困境?蓝鲸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