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增强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能源矿产安全等。对此,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业产业链韧性探索——2021区域农业产业研讨会上,众多业内专家表示,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村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农业供给、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内容,要构建并强化更具韧性的农业产业链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价值链,以确保粮食等供应安全,推动农民增收增益。
构建强大农业产业链
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表示,农业产业链特别是粮食、生猪、蔬菜、油料等产业链,是关系到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和基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民总的收入、发挥信息化作用解决信息数据失真、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等。农业产业链的健全可以有效缓解市场波动,推进农产品价值提升,推动农民增收增益。
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刘坚特别强调了在乡村发展新型易货贸易的重要性。他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缓解通胀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以实现产品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消费者负担。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金发忠认为,农业产业链韧性不仅仅指农业生产的韧性,农产品贮藏保鲜、物流加工、消费等全过程全环节韧性也很重要。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产业和产品保持持续兴旺的根本,影响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因素众多,包括农产品品种、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生产规模、贮藏保鲜、物流加工和消费等方方面面。例如,从生产端要重点关注生产的优质品种、优势的产地区域、适度的种养规模等因素,分析其是否影响农产品周期性稳定再现,以判断生产供给的稳定性与韧性;从消费端要重点关注消费结构、消费周期、消费便捷性等因素,以确定市场消费的持续性与韧性;持续稳定的消费和价格,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韧性的关键。
贮藏、保鲜、加工是三大关键
总体上看,农产品生产端和消费端是相对稳定的,中间的贮藏、保鲜、加工三个调节器是增强农业产业和产品韧性的三大关键。“没熟的、正好的、过熟的农产品,都要贮藏;光贮藏不保鲜,农产品保持不了固有品质特征和生物活性;而消费需求的提档升级,农产品必须要做适当的加工,以提升品质、保持品质和调节品质。农业产业和产品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重在把产地做优,把物流加工做强,把消费做细做精”。金发忠表示,做强农业产业韧性,要加快培育和树立生产端与物流加工消费端品牌,并使生产端更加专业化、特色化,消费端更加社区化、便捷化。同时,要大力推进创新农产品物流加工品类规格和创新生产端不同品种生育期品级差异化供给。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表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的环境、内涵、组织方式都在快速发生变化,农业产业面临技术变革、消费变革、产业政策变革,以及消费升级变革。农业品牌也进入了全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阶段,农业品牌在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在农业产业链环节,流通领域还存在短板,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以此来弥补农业流通领域短板,加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提质增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与国际上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集中度、专业农户合作化水平以及规模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欧美国家的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重心更接近市镇,市镇发展质量高,且分布比较均衡。一般情况下,大都市区周边基本是100平方公里一个市镇,农业区、一般是250平方公里左右一个市镇。这种布局会使农户受惠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如果我国能促进乡村地区市镇高质量均衡发展,将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兼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
“目前,我们的农业产业链面临生产、加工、农民组织、利益分配等领域韧性不足的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表示,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保障供给、提升韧性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链稳定、健康地发展。
以苹果产业链为例,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院长郭沛表示,电商有助于提苹果高产业链相关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显著降低产业链的脆弱性。
据介绍,今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先后组织人员对山东烟台、陕西洛川、山西运城、甘肃天水及四川盐源五大苹果产业带展开田野调查,并对各地产业链应对生产、市场、社会和政策四大类风险时所表现的“脆弱指数”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型苹果产业链相比,电商型苹果产业链表现出更强的韧性。这种韧性主要体现于后者在应对市场竞争、消费升级、价格变动、市场信息可得性等方面均具备相对较强的能力。
电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发布的《电商对我国苹果产业链的影响》报告认为,传统型与电商型产业链面临相似风险,但因流通环节数量、信息透明度和需求市场细分度不同,应对风险的合作度、透明度和敏捷度表现差异较大。电商在缩短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品牌宣传推广、识别消费者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电商化程度的提升,电商对于增强苹果产业链韧性的效果将会进一步凸显。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说,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从生产、仓储、物流、消费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共享和交互的效率也比较低。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支持大型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等。“商业部正在推动数商兴农行动,提升农产品的可电商化水平,推动电商平台与地方政府、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在产销对接、品牌创建等方面深入合作,打造农产品电商的优质品牌,发展订单农业,助力产业升级。”
据介绍,今年10月下旬以来,电商平台拼多多联合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新疆六大苹果产地,开启为期半个月的苹果“双11”,借助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扶持资源,帮助产地精准对接用户。例如山东荣成的新农人宋楠的悦多果业推动商超品质的精品优果登陆拼多多百亿补贴进行销售,而高性价比的果子则通过万人团、限时秒杀等活动,现在月拼单量超过10万,成为当地电商龙头企业,拥有2300亩高标准果园、1.2万吨气调保鲜库、6000平方米食品级加工分选车间。
近年来,拼多多探索“农地云拼”模式,推动农产品产业带共同成长。针对中国苹果产业小规模种植的特点,通过“拼”的模式,将时空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规模果园供给在云端精准匹配,打造一条“乡村果园直连家庭果篮”的产消对接高速通道,既让消费者、种植者都能收获实惠,又提升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陕西洛川顶端果业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其10000亩果园,由1000多户种植户托管,生产出的苹果直连拼单用户。去年下半年,尽管苹果价格波动,顶端果业依然按照苹果质量,以高于市场每斤0.2元至0.3元的价格收购,带动农户去年每家增收超过2万元。
“平台作用未来绝对不仅仅只是营销,对平台上积累的各方面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平台也就从销售网络变成生产网络的一部分,催生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价值”,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