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业务转型提速

2022-06-29 10: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华安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相关事项,注册资本6亿元。至此,目前拟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券商已达12家。

得益于政策支持,成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获得公募牌照,正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布局方向。专家表示,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背景下,这有利于券商利用自身投研优势谋求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助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抓紧设立资管子公司

近年来,券商成立资管子公司的热情明显升温。除华安证券外,今年4月末,国联证券和国信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拟设立资管子公司。此外,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申万宏源等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事项也正在推进中。

对于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动机,大多券商表示是为了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取得更好发展。例如,华安证券公告称,为更好把握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机遇,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做大做强资产管理业务,优化公司业务收入结构,加快创新发展和业务转型,拟成立资管子公司。

“近年来,券商经纪业务纷纷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客户资管需求不断增加,供需两端推动下,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加快。”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资管子公司的设立能充分发挥券商资管业务的协同资源,拓宽券商业务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金公司研究部非银行金融行业及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姚泽宇认为,券商积极成立资管子公司,主要出于两大原因:一是这有利于券商完善投研体系和文化机制,加快转型,聚焦主动管理,形成多业务线协同,提高运营效率;二是此举有利于为下一步获取公募牌照做准备,尤其在近期“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正式落地后,设立资管子公司有望成为券商提升“含基量”、推进公募化的重要抓手。

此前,囿于政策限制,券商申请公募牌照难度不小。当前公募持牌机构中,仅10余家有券商背景。今年以来,利好券商公募化转型的新规陆续落地。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表示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政策东风下,成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越来越多。国联证券、国信证券等均表示,拟设立的资管子公司将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等。

“券商资管子公司获取公募牌照后,可以通过公募产品丰富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亦可更好地承接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同时还可通过公募基金业务参与更为激烈、市场化的竞争环境。这能倒逼券商提升主动投研、风控、销售等综合能力,更好地分享居民资产入市下公募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红利。”姚泽宇表示。

竞争公募化赛道

受益于公募牌照监管松绑,拥有一张基金牌照,正成为不少券商努力的方向。同时,公募基金行业的火热发展,也为券商公募化转型打开了市场空间。

根据中基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25.52万亿元,总份额23.61万亿份。与3月相比,基金数量、份额整体均有所增加。

业内认为,公募基金业务将成为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新的增长点,具备优质投研能力和渠道能力的券商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抬升、资本市场改革成效日益显现,居民资产配置拐点正加速到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专业化资管机构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姚泽宇表示,近年来,公募基金业绩保持高增长,已成为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参控股优质公募基金的高“含基量”券商受到市场青睐。

不过,券商公募化转型绝非易事。相较于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等资管机构,券商有着投资者范围小、销售渠道不足、大集合资管面临公募化改造压力等劣势,在内部管理、合规风控、信息披露等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还需加强。

“券商公募化转型的主要挑战在于资管产品流动性要求和专业投研人员的培养。”陈雳认为,券商应加快权益类产品创新发展,寻求新的业务规模增长。同时,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正逐步由通道业务转向主动权益类投资,公司的运营能力、信息披露能力以及系统维护等也应及时跟上。

不少券商对于如何形成差异化发展、在行业转换中寻求突围还存在疑惑。姚泽宇认为,有三个“必答题”。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投研风控体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包括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培养并引入优质投研人才,延长业绩考核周期、引导长期价值投资;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研究、量化等方面能力,拓展业务广度和宽度;建立高标准的全面合规风控体系,在推进公募化转型过程中,应严守合规底线,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其次,丰富产品矩阵、打造特色化拳头产品。比如,积极开发标准化公募产品,丰富原有私募资管产品矩阵;基于自身业务和客户禀赋,丰富主动权益、量化、公募REITs、固收+等特色资管产品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打造出拳头产品,提升客户资产留存。

“还应持续提升财富管理的客户端业务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投顾团队建设,持续强化前端获客和多维度客户陪伴,优化渠道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业务协同效应,将优质产品匹配到合适客户,从资管产品供给端和客户端两方面共同推动公募化转型。”姚泽宇说。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今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元年,历经3年过渡期,券商通过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等方式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实现业务模式破旧立新,产品创新速度加快,主动管理能力提升,券商资管逐渐回归本源。

当前,资管业务已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2021年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0.88万亿元,同比增加3.53%,尤其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规模大幅增长112.52%达到3.28万亿元。全年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317.86亿元,同比增长6.10%。

也要看到,行业转型仍有短板,中小型券商资管业务转型之路并不顺畅。一季度,有10多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降幅超10%,券商资管“马太效应”持续显现。

此外,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因资管业务被监管部门出具罚单,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不足、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执业质量不高等。

“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券商资管行业格局面临重塑,主动管理成重中之重。”姚泽宇表示,在清除嵌套和通道、规范资金池等严监管政策下,原本基于监管套利、通道业务和刚性兑付的野蛮生长模式难以为继,券商资管牌照红利或将消失,迎来品牌渠道、投研能力、产品设计、投资咨询等方面的全面竞争,主动管理能力成为立身之本。

华鑫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丁晓峰认为,由于券商同质化竞争态势较明显,特别是在资管新规严格规范去非标、去通道,严格采用主动管理、净值化管理的背景下,中小券商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加大,需要从比较竞争优势中实现突围,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内卷效应,实行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从而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再突破。

总的来看,券商资管业务转型任重道远。“未来还需加强人才培养和优质项目储备,加快大集合资管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充分利用券商客户基数比较大的优势,筛选一部分有资金能力的客户,进行公募型业务引流。同时做好风控管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合规风控系统建设,提升精细化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管理对业务的全覆盖。”陈雳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