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我国物价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10月份,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回落。从同比看,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2.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个百分点。
环比看,10月份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受生猪生产周期、短期压栏惜售和猪肉消费旺季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4%,涨幅比上月扩大4个百分点。
“CPI运行中枢有明显抬升,但同比涨幅迄今仍未阶段性突破3%,且从数据看已见顶,结构性通胀压力仍处于可控范围,并未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形成掣肘。”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尽管存在生猪市场紧平衡,极端气候及季节性因素扰动果蔬价格等因素,但国内需求整体偏弱,生猪供给缺口不大,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发力,工业品供应充足,能源商品价格回落,国内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温和。
10月份,PPI同比增速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为年内首次转负。董莉娟表示,这主要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分析,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煤炭、铁矿石采选及钢材、铜铝冶炼压延加工等行业价格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合计影响PPI下降约3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燃气生产供应等行业价格同比涨幅仍然较大,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部分行业需求有所增加,P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周茂华认为,PPI同比回落影响工业部门整体利润表现,但目前环境下,PPI同比下行,有助于改善上下游工业利润结构,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生产成本进而改善盈利,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利好就业和消费。但相比正常年份,目前原材料价格仍偏高,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仍不小。
“总体看,今年以来我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成效持续显现,物价始终保持平稳运行,与国际通胀居高难下形成鲜明对比。”郭丽岩认为,展望全年,国内消费品和相关服务产销衔接畅通,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CPI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后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总体偏弱运行,预计四季度PPI同比可能维持负增长,有助于缓解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
庞溟认为,内需不足仍是制约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问题,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实现供需两侧双向发力、有效协同。(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