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重点城市土地实行“双集中”制度是今年土地市场的重大变化,全年分3批次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的供地模式意在稳定地价、引导市场理性竞争。但从个别城市首轮土地集中供应的效果看,政策预期并未完全实现。
第二批集中供地在即,多城拟上架的土地却波折不断,深圳、青岛直接叫停,杭州、长沙、天津则相继将土拍延迟。8月10日,天津发布土地出让补充公告,将土拍挂牌开始时间延迟到9月1日。
这次涉及的61宗地块总起始价约533亿元,其中市内六区11宗、环城四区18宗、远郊五区18宗、滨海新区14宗。
除了延期,补充公告还对土拍做出三点重大调整:土地达到最高限价后,以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调整61宗地块的最高限价,最高溢价率均降至不超15%,53块土地价格降幅超20%;竞买企业须以自有账户交纳竞买保证金,并提交资信良好的资信证明,及其股东未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的资金来源承诺。
中指研究院天津分院高级分析师牛晓蕙认为,土地延期出让有利于正在恢复中的房地产市场。“第二批、第三批集中供应土地的延期出让,预示着对应批次地块2021年入市难度较大。预计2021年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出现回落,有利于市场稳定。”
时隔四年,天津再现摇号拍地
摇号是近年土地市场常用的降温措施,有效抑制了“土豪”房企的炒地热情,将地价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也使资金实力不同的参拍房企“公平”地站上同一起跑线。天津第一次启动摇号卖地是在2017年3月,塘沽和生态城两宗住宅用地达到最高限价、溢价率超过50%,以现场抽签的方式确定了最终竞得人。
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天津楼市一路狂飙。即便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大范围楼市调控致多地楼市降温,天津也没有刹住车,全年新房成交量突破21.7万套,几乎相当于过去两年销量总和,打破了5年纪录,千人抢房、“日光盘”“夜光盘”轮番上演。
开发商买地也要靠抢。2016-2017年,天津地王频出,甚至拍出最高地价102亿元、最高楼面价49018元/平方米。2016年,天津卖地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约1389亿元,较2015年的600多亿元大幅增长约130%,截至目前仍是天津土地市场尚未翻越的高峰。
虽然2018年起实施的“海河英才”计划为天津引来不少人才,但在严格的调控、天津发展速度放缓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天津楼市自2017年以来逐渐回落。在土地市场上,摇号政策也逐步消退。深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天津甚至对4月出让的5宗地取消了实行三年的土地最高限价。但尽管如此,全年土地市场还是一片“凉凉”,延期、停牌、流拍等频繁发生。
不过,今年5月中旬进行的首批土地集中供应,天津地市还是出现了一定的热度,尤其是主城区的宅地受到热捧,招商蛇口竞得的南开区天拖二期地块,成交楼面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成交溢价率高达49%。
这场土拍几乎成为寡头的游戏,融创中国、中交、绿城中国、招商蛇口等最为活跃。牛晓蕙称,第二次集中供地重提摇号政策,目的在于限制资金充裕的开发商过多拿地,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优质地块的竞拍。
借钱买地行不通了
虽然延期土拍有意为土地市场降温,参拍的门槛却并未降低。补充公告对房企的拍地资金予以明确规定,不仅须以自有账户交纳竞买保证金,还需提交股东未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的资金来源承诺。
在天津之前,杭州、长沙、深圳已先后推迟第二批土地的上市,杭州第二次土拍公告由6月推迟至7月,长沙由7月推迟至8月,深圳则由原定的8月9日直接中止。而8月11日,青岛终止了第二批集中出让的100宗地的拍卖活动,再次土拍时间尚未确定。
除了推后上市,多城也在修改土拍规则,竞品质、下调土地溢价率成为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面积之外新的竞价模式,杭州还规定,地价达到上限后由原来的“竞自持房屋”改为“竞无偿移交政策性租赁住房”,竞品质试点地块全部实行现房销售。
关于土地延期是因遇冷还是过热,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结合第一轮土地集中出让的表现,堵上土拍漏洞、切实实现“稳地价”的目的,同时给开发商预留较为充足的备战时间是一大原因。
近期,监管部门动作不断,土地市场也在视野之内。7月22日的“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话会议指出,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7月29日,住建部副部长在约谈金华、泉州、惠州等5城时再次提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
房地产金融是房价暴涨、房企爆发式增长的助推剂,但随着对房地产金融杠杆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基础正在被动摇和瓦解,房企或需尽快适应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规律,否则恐怕连拿地都难。没有“面粉”,更遑论“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