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手房交易同比下滑超四成,密集调控下金九银十不再

2021-10-12 10:34:00 来源:时代周报

经历密集新政调控,上海楼市的金九银十不再。

国庆假期期间,记者走访了沪上部分新盘认购现场,从区域上看,位于五大新城的新盘仍是购房者关注区域,也有部分市中心的新房因总价和单价过高而意外被冷落。

记者统计,截至10月8日,此前8月21日推出的上海第四批集中认购42个新盘中,已有31个完成认购,还有5个处于认购中,另有6盘尚未公布认购时间。从认购情况上看,已经完成认购的30个盘中,有18个盘触发了计分制,占比超半数。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国庆假期期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7.8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2%,市场表现平淡。可以看到,部分项目开启黄金周优惠促销,在楼市降温的大环境下,上海的购房者也变得更加理性。

第四批新盘认购分化

“国庆前三天上午基本还有5、6组人进去认购,今天暂时还没有看到有人来。”10月4日中午,上海壹丰广场的一位商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9月28日起,塘桥板块的滨江一品苑在该商场中认购,10月4日正是该盘认购截止的最后一天,记者在外等候近一小时,期间只有一位客户背着双肩包从内走出。

同样门可罗雀的还有位于普陀区的沁和园,该盘位于中环范围,本次仅推出51套建筑面积月280~387米²的叠加产品,均价10.68万元/米²,认购金600万元起。但和滨江一品苑一样,10月4日上午10点左右,时代周报记者也只看到5组客户在内办理认购手续。

第四批集中供应的新盘认购过程中,明显出现了强烈的分化现象,并逐渐呈现出“外热内冷”的趋势。也就是,原本受到追捧的内中环不新盘不再火热,此前并不受关注的外郊环新盘反而打了个翻身仗,五大新城板块内的新房更是屡屡触发计分制。

在“同一批次只能认购一个新盘”的规则下,手持房票的购房者越来越审慎,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也没有了火热的味道。

以位于大虹桥板块的蟠龙天地云庭为例,本期开盘的741套建面约95~130米²房源,均价6.15万元/米²,在认购期获得了3054组有效认购,社保系数0.11分/月,入围比例1.8,计分制入围分数高达81.23分,于10月2日正式开盘,在摇号到第785号购房者时就全部售罄。

和第三批新房入市时临港新片区6盘全部触发计分制的情况相似,此次于第四批入市的不少临港新盘也都相继触发了计分制新政,例如:远洋红星·临港天铂、滴水湖馨苑6期、大名城·映晖、大名城·映玥、清韵雅苑等。

10月5日,业内人士张倩(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第四批集中认购设定入围比例从1.25到2.5不等,以内环普遍2.5的比例来计算,滨江一品苑想要触发计分制,起码需要入围450组客户,显然有一定难度。

“同批次还有不少内环高端盘推出,但购房者在同批次的背景下,只能认购一个盘,不少人都去尝试认购大热的翠湖五集等新盘,在此情况下,滨江一品苑未必能成为那些有资金实力的购房者的首选。”张倩进一步指出,对于外环的项目来说,一般都有着单价较低、总价可控的特点,购房者易于上车,同时计分制入围比例大多在1.25~1.8,也就更容易触发计分制新政。

成交套数同比下滑46.1%

早在9月中旬时,就有楼市专家指出,在政策持续作用下,叠加中秋和国庆假期的影响,上海新房市场的预期将继续走低,成交周期或将继续放缓。

10月8日,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庆期间上海楼市表现相对平淡实属正常。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在当前环境下,市场预期都会降低。“市场降温,开发商也不希望出现项目特别热销的状况,可能会调节流量,其背后的目的或许更多的是在试探市场。”卢文曦表示。

“现在市场分化很明显,开发商可能也不确定项目是否能在市场降温过程中获得100%去化。通过对市场的试探,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信息后,开发商后续就能采取及时跟进动作。”卢文曦说道。

在卢文曦看来,当前上海楼市的高位信号正在慢慢显现,楼市分化会很快出现,一些关注度高的楼盘会抓紧时间争取尽快出货。信号时间窗口一过,即使是热盘,热度也将会逐渐下降。

10月8日,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楼市政策的收紧,加剧了购房者的观望心理,十一长假期间楼市新房成交表现略逊于去年同期。2021年十一长期期间监测重点15城新房成交8026套,较去年十一假期下降15.6%,较2019年十一假期上涨4.5%。其中,上海新房累计成交725套,较去年同期下滑46.1%。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同日,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纵观全国房地产市场情况,国庆假期期间一线城市成交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二线、三四线代表城市降幅均超四成。国庆假期期间,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42.1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线和三四线代表城市受前期楼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

四季度,预计部分城市存在政策微调预期,整体市场有望改善,但政策环境仍较为严格,短期市场仍有压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