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土地市场供需规模下降 楼面价居高不下

2022-07-01 10:4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集中供地的第二年,“两个集中”政策继续深化执行。然而,受房地产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低溢价、高流拍率一度成为今年上半年拍卖市场的普遍现象。国企、央企、地方城投承担了后盾的角色。

但随着时间进入6月,行业环境逐渐回暖,土地市场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日前,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总结了2022年上半年土地市场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土地供应计划建筑面积29769.7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5.63%;计划施工面积18071.9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60.82%。

“土地市场的供需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正在萎缩。”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学认为,一方面,“两集中”政策持续深化执行,城市高峰时进行土地出让,一定程度上收窄了上半年土地市场供应量;另一方面,上半年部分城市遭遇零星爆发,土地挂牌出让活动受到一定阻碍,导致土地市场整体供需呈下降趋势。

地价方面,近10年土地成交楼面面积半年度趋势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年以来,地价波动更为明显。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指出,2021年上半年,重点一二线城市集中供地备受市场关注,优质地块的频繁出现导致价格水平较高。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成交楼面价为5589.31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下半年房企拿地压力大,部分优质地块被拍卖,导致地价下降。

然而,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楼面价再次上涨。该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交楼面价为5512.96元/平方米,仅次于去年的楼面价水平,为近10年来最高,较去年同期微跌1.37%,较去年下半年上涨23.55%。

从拍卖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体溢价率较低,流拍率较高。上半年房企销售端和融资端没有明显改善,资金压力依然存在,土地市场难以获得溢价空间。而且在市场环境偏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精钻方向”,房企在地块的选择上更加谨慎和严格。因此,一些优势微弱的地块不可避免地被拍卖。

在今年上半年结束的首轮集中供地中,土拍热度南北分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深圳、合肥、厦门等南方城市表现亮眼。其中,深圳以14.98%的溢价率高居榜首,合肥整体溢价率为11.20%,位居榜单第二,主要得益于供应的优质地块比例上升;厦门以6.78%的溢价率位列第三。但在北方城市第一轮集中土地拍卖中,大部分都比较平淡。青岛、济南、天津等城市溢价率均低于2%,沈阳、长春均呈现“0”溢价。

6月,随着上海首轮集中土地拍卖按下重启键,土地拍卖门槛适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企的参与热情,流拍现象略有减少,但仍处于高位。

此外,今年上半年,房企整体拿地规模较去年大幅缩减。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5月楼市销售端也出现回暖迹象,房企资金流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该机构预计,下半年土地市场供应端将发力,成交量将相应上升,全年供应量和成交量将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政策宽松效应的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土地溢价率会略有上升,流拍率会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变化不会太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