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释放天量拨备增厚业绩 美银行业稳步复苏股价起飞
美国新一轮财报季开启,华尔街银行打头阵。7月13日和14日,摩根大通、高盛、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几大银行业巨头陆续披露其最新成绩单。
受低利率和信贷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美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增速放缓、交易收入萎缩等现象,但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在经济前景预期正面、“天量”贷款损失准备金释放的背景下,美国大型银行二季度“账面数字”延续亮眼表现,美国银行业稳步复苏。
聪明的投资者早就盯上了银行股。今年以来,美国24家大型银行的KBW银行指数上涨逾67%,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仅为17%。
贷款损失准备金释放 增厚盈利表现
美国大型银行以亮眼业绩表现,打响了二季报的“第一枪”。
多家银行营收、利润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二季度,摩根大通作为美国市值最大的银行,营业收入为327.64亿美元,同比增长45.57%;净利润达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富国银行营业收入202.7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77.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38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98美元。高盛集团营业收入为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达53.47亿美元,市场预期为34.17亿美元。花旗集团每股收益为2.85美元,市场预期为1.94美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这些华尔街巨头的盈利增厚明显。业内认为,此前“囤积”的巨额贷款损失准备金逐步释放是一大原因。今年二季度,摩根大通就释放了高达30亿美元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复苏放缓 交易业务渐现颓势
自去年四季度起,美国银行业关键指标逐步向好、复苏已现“曙光”。伴随而来的,是美国银行股强大的吸金能力。
过去12个月,摩根士丹利累计涨幅为90%,高盛累积涨幅达83%,富国银行涨73%,美国银行上涨69%,摩根大通涨58.33%,花旗银行涨36%。
然而,最新数据中,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的营收、利润等关键指标均呈现“同比增、环比降”的特点。
业内分析认为,受低利率和信贷增长乏力影响,美国银行业复苏有放缓趋势。特别是,美国政府财政刺激支票发放有效缓解了民众还贷压力,使得银行的利息收入受到了影响。
而且,此前迅猛推动银行盈利的交易收入也在今年二季度出现颓势。比如,高盛当季的交易收入大跌,为49亿美元,同比减少32%。
分析师称,受疫情影响,去年市场波动较大,因而交易收入骤增。而今年以来,美股市场波幅收窄、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交易收入明显下降。
股票回购“重出江湖”
在业绩增速有所放缓的背景下,这些华尔街巨头的复苏号角还能嘹亮多久?
业内人士称,银行业已展现韧性。消费者需求弹性及经济复苏前景有望为银行未来业绩提供保障。
美联储6月公布的最新年度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23家接受调查的金融机构都在假设的经济衰退中“远远高于”最低要求资本水平。这意味着,美国各银行可轻松抵御严重的经济衰退。
基于这一背景,近来股票回购“重出江湖”。6月30日,美联储正式取消其对美国银行股回购、派息的限制。
美国各大银行随之纷纷上调分红比例和回购股票规模,积极向市场“发红包”。摩根大通称,将把季度股票分红提高11%至每股1.00美元,并将继续回购股票;高盛则将季度股息提高60%至每股2美元;美国银行计划将季度股息提高17%,增至每股0.21美元。
巴克莱预计,未来四个季度,六大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通过派息和回购回馈股东的资金规模可能增长至1420亿美元。
英国央行闻风而动。7月13日,英国央行宣布,由于当地银行业资本充足,能够通过经济复苏来支持家庭和企业,将全面取消对汇丰、渣打等大型银行年度派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