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联想国内IPO失败,更大的原因是公众不再买单,这恰好折射的是联想三十多年来“守奇出正”,屡屡走捷径,而失了人心。
此次联想国内IPO失败是被舆论所阻止的。
说来奇怪,作为一个成立三十多年的民族企业,联想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赢得中国消费者对于这个民族企业的认同。
要知道,在21世纪初期,联想就已经是一家非常注重经营公共关系和舆情的公司,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科技行业最重视PR(public relation)的公司。
可联想又何以至此?原因就在于联想几十年来一直是“守奇出正”,一味地贪求做大,却忘记了要做强。多年来研发投入比不到4%,就是一个例证。
观察联想的营收与销量,它的确是做大了。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2020年,联想收入4175亿元。
在被营收和利润牵着鼻子走地同时,柳传志和杨元庆忘记了要给企业做一个长期规划。这也就使得联想成为了一个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研发储备,并且还急功近利的公司。
2000年,联想早早地看中了互联网这片蓝海。只可惜联想没有想过脚踏实地把FM365做起来,而是通过想AOL结盟把网站做大。毕竟当时全球的互联网领袖不多,其中一个是微软的MSN,另外一个就是AOL。
但柳传志没有想到的是,与AOL结盟并没有让FM365经营有起色,最后网站经营草草收场,淡出了联想的主营业务。
若是当初联想脚踏实地,把互联网业务做起来了,没有那么多的急功近利,现在或许也成俊杰了。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事业部,而事实上,这是IBM为了整合优质资源才清理掉的不良资产。IBM在大象起舞,联想表面上成就了PC第一,但依然摆脱不了搬箱子、做贸易的宿命。
同样在2005年,联想开始做手机业务。但是急功近利的作风下,联想的手机业务没能掀起太大的水花。在2008年联想作价1亿美元将手机业务剥离出去。而到了2009年,杨元庆垂涎于苹果的成功,又以现金和联想股份作价2亿美元,回购了此前被剥离出去的手机业务。
几次来回倒腾,联想手机业务也迟迟没有做起来,于是联想便又想走一条捷径:2014年,联想完成了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这次收购一开始是成功的,可是随后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又表现了出来,手机产品线的频繁调整,定位的左右摇摆,导致如今的摩托罗拉不仅没有让联想在中国手机行业站稳脚跟,反而还成为了拖累。要知道,当时的摩托罗拉除了一些专利和品牌外,已经没有多少好的资产。联想依然在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
除此之外,联想的急功近利还表现在不守民族企业的本分,去美国包装自己,使网络舆论认为“联想是美国企业”,设立中国、美国两个总部运营。这样看似接轨国际化的操作,却使得消费者心中暗暗生出了嫌隙。后来的“5G投票门”和消费者发现联想电脑在中美两国售价不一样,这两件事发生时,国内消费者对于联想的讨伐达到了顶峰。
至今年,联想依旧没能挽回口碑,在时长几年的舆情指责中,联想渐渐成了国人口碑中偏向负面评价的科技品牌,实在遗憾!时至今日,联想想回归A股,上科创板,尽管从财务等指标来看并不硬伤,加上有中金的助力,但此次联想IPO从提交到撤回,短短数日,只能草草收场。
最后,给联想支个招,给柳传志一句劝。
联想若是要真正做大,还必须得把做强结合起来。学一学中国企业教父华为,从最艰苦的地方做起,不走捷径,不急功近利,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依靠核心技术占据市场核心。
做强了,自然也就做大了。守正,方能出奇。
而杨元庆和联想的高管们,则应该学一学王石。杨元庆和他们多年不换的管理层,不应该拿着上亿的年薪。要知道,毕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才是联想的前身,也是联想的第一大股东。这个看似没有绝对大股东的企业,本质上还是有脱胎于国有,由国有资产起家的。脱离了监督和自律的管理层,一定不是一个良心企业。
反观王石,每年只从万科(000002.SZ)拿1000万以内的退休金,杨元庆和他的高管们,应该学着,用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做老板。这才是职业的。
此次联想国内IPO失败,表面上与自身研发投入低有关、与资产负债率高有关,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显然是负面舆情。广大公众并不是傻子,他们只会为好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受尊重的企业叫好。
要知道,中国人讲,守正出奇。“守正”是根本,“出奇”也不能跳出守正这个大框架。而如果反过来,总是被眼前的利润拖着鼻子走,老想着包装自己而不认真做实事,老想着上市圈钱而不扩大研发投入比例,这样的企业,是不会被人尊重的。
所以,知耻而后勇,识时务方能成俊杰。此次联想主动撤销IPO申请,可谓识时务。希望联想能真正借此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