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是5.1%,上半年有一些压制因素,二季度后经济有望出现强劲的反弹”。先锋领航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在“2022年全球经济及市场展望”策略会上发布了她的预判。
对于中国经济,王黔认为2022年出口依然有韧性,而制造业投资向高附加值转向的过程,会使制造业投资成为2022年的亮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有宽松的空间,具体而言,一季度到上半年,政策有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流动性对资本市场比较友好。
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5.1%
上半年有压力,下半年有动力
“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速普遍低于2021年,但大部分国家增长前景仍然非常强劲”,王黔在“2022年全球经济及市场展望”策略会上表示,美国和欧元区我们预计增速大概是4%,英国和新兴市场大概5.5%,这样强劲的增长,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这些国家仍然在追赶、弥补疫情所带来的损失。
王黔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1%,“中国与这些国家不太一样,略低于潜在增长率。中国的政策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向了其他目标,包括更高的增长质量,金融稳定、碳达峰和收入财富平等。这让中国的经济在长期增长更具可持续性,但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拖累。未来我们认为严监管是一个常态化的,2022年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所以房地产市场和投资的下行周期恐怕还没有见底。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对GDP增长大概造成两个百分点的拖累。”
“当然我们并不过于悲观,目前政策已经开始转向‘稳’字当先,监管政策力度已经有所缓解。而一旦冬奥会和两会结束之后,零容忍政策也可能有所调整,基建特别是新基建投资上马,经济可能会在二季度之后开始出现明显反弹。一旦明年经济增长企稳,那么我们相信可能在下半年二季度之后,政策就会开始转向中性的立场。”
“三驾马车”分化
出口有韧性、消费有压力、制造业投资是亮点
从具体的“三驾马车”来看,出口、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在2022年的表现会有所不同。王黔表示,2022年的出口不会像2021年那么强,但有一定韧性。具体而言,算到GDP中的是净出口,一方面,2021年中国的出口非常强;另一方面,服务的进口也很多,包括出国旅游、出国受教育等,算是服务进口。在疫情的影响下,出国受到限制,这些项目的暂停,减少了出口逆差。王黔认为,净出口对经济的支持相对较强。
展开来看,2022年消费品的出口可能没有2021年强劲,但是资本品的出口还能够保持一定的韧性。清零政策的首要关卡是什么?首先是国际旅行这第一道关严防死守,所以不会出现进口大幅增长的情况。王黔估算,2022年的进出口对GDP应该还是正贡献,但贡献值没有2021年那么大。
对于消费来说,2022年是持续复苏的,虽然在疫情过后,复苏的较为缓慢。与美国做一个对比,美国的消费水平比疫情前高5%左右,但中国消费还处于疫情前的水平。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清零政策的严控,另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复苏没有数字看起来的那么理想。官方调查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很多,即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调查数据没有注意到Underemployment情况,也即就业不足。某个人不是没工作,而是工作量不够。最近我们看到,互联网、教育企业在大规模裁员,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面临双重压力,一是疫情反复的清零政策的影响,二是就业市场复苏不理想,居民收入的复苏相对疲弱。两方面都对消费的复苏有不利影响。
此外,对于制造业投资,王黔认为会是2022年的一个亮点。2022年的产能利用率会非常高,PPI、CPI的剪刀差有所收窄,企业依然有持续的订单,利润正在逐渐改善,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继续增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制造业投资正在出现结构性的转变,之前是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未来会涌现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的投资。一方面它们有减税降费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策也在大力支持投资,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一季度有望继续降息、降准
流动性对股市很友好
从政策上来讲,中国政府和央行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实施更为宽松的宏观政策,以避免经济出现更严重的下滑。“至少在上半年或一季度有一定的宽松空间”,王黔向《红周刊》记者解释,“尤其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是,出口拉动效应减弱,一季度疫情又出现反复,所以从决策者的角度看,短期内经济还处在一个相对疲软的态势,货币政策一定还有宽松的空间。尤其目前PPI已经见顶,CPI可能上行,但是一个缓慢的上行的过程,全年CPI增速或保持在3%以下,这给货币政策提供了宽松的空间。从货币角度看,我认为一季度有望继续降息、降准。”
“至于政策利率怎么走,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态势”,王黔向《红周刊》记者解释,“如果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长还保持在5%以下,则政策利率还有下行的空间。但到下半年,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甚至提前到3月份加息,我认为,中国在今年晚一点的时候,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就比较小了”。
王黔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保持乐观,她认为2022年或有流动性涌入资本市场。“新增信贷占GDP的比例(信贷脉冲)是资本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领先指标。2021年时为负值,目前趋势看,这个指标很快可以转正。所以短期内,流动性对资本市场是比较友好的。目前大家担心的重要一点是,美联储加息后,国际投资者会回流,流出中国资本市场。但在股市和债市中,海外投资者的占比不足5%,因此不用过度担忧。”
此外,对于财政政策的空间,王黔预计会有更多的信贷和流动性的宽松,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高端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等行业。“但也不会出现像2008年和2015年那样激进的宽松政策,因为中国宏观政策在力求平衡,既要维持短期的增长和流动性稳定,也要控制这个通胀,限制投机和长期的金融风险。我们称之为且战且退,既是要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经济硬着陆,但是也无意过度刺激经济。”
海外机构担心互联网监管
提高透明度很有必要
2021年,海外机构关注的一个趋势是政策对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监管。
对此,王黔认为,全世界都在做这件事,美国也在加强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欧洲也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它们的管理是走在行业最前端的。对于新兴行业来说,监管政策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在国际上走在前端,风险是伴随而生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数据安全等,一开始的宽松环境已经不太适用,所以到了一定阶段,必然要加强监管,严监管将来会成为一个常态。
在王黔的跟踪中,海外机构很关注监管风险。“我们在和海外投资者交谈的时候,我们会表达中国不是例外,全世界都在做这件事,这种监管是有意义的。中国的反垄断在美国也实行了很长时间,美国的大企业也面临反垄断的政策压力。实际上,鼓励市场竞争,发挥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长期来说对提高生产率是有意义的。”
“包括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我们认为长期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短期之内,政策是如何执行的,投资者更为关注。对投资者而言,最不喜欢的不是下跌,而是不确定性。如果出现利多因素,那么股价就上涨;如果出现利空因素,股价就下跌。投资者会把信息计入价格当中,这是没问题的。但市场担心不确定性。所以我认为,从监管政策方面,增加透明度很有必要,加强和市场的沟通,在执行层面,各个部门加强配合,避免叠加作用,对于稳住私营部门和投资者的预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