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和普及将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驱动力。“十四五”期间,“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目标将重塑保险业。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科技保险保障和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科技作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引擎”。保险行业对保险技术的理解既不能简单停留在技术与保险行业结合的层面,也不能局限于利用技术进行精准定价和精准营销。保险机构应根据自身优势资源、阶段性需求和具体战略目标,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保险技术实施方案,在兼顾短期业务需求和长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稳健、可持续的投资。
强化科技保险保障作用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保险业累计信息技术投入达到941.85亿元,其中2020年投入将达到351亿元。截至2020年底,行业正规IT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占正规从业人员的2.51%。行业平均核保自动化率55.7%,平均理赔自动化率21.48%,平均线上客户占比41.88%,平均线上产品占比36.18%。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赋能了保险业务创新,提升了保险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了保险发展模式,但行业发展需要达到新的水平。前不久,中国保险协会首次发布的《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从全行业高度聚焦保险科技发展,明确提出“到2025年,行业线上产品占比将超过50%;线上客户比例超过60%;核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40%以上;行业平均线上业务率超过90%。
目前距离发展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通保通CEO首席产品官刘芳对记者表示,保险科技“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打造坚实可靠的保险科技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保险科技赋能的价值等。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务全价值链的深度应用,同时,稳步推进保险公司在云上的高效运营。目前,头部保险公司和二线保险公司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和数字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命题。
数字化驱动智能化保险
近年来,科技让保险业发生了两个维度的变化。从保险行业来看,实现了服务、数据、平台的重塑;从保险技术的角度来看,实现了数字保险、互联保险、智能保险。
“从保险解决方案1.0阶段的模块化产品,到2.0阶段的整体解决方案升级,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整套端到端的‘系统服务’解决方案,可以看到近几年整个科技赋能保险的转型。”在谈及保险科技发展最直观的感受时,金融壹账保险壹账总裁毕伟告诉记者,随着保险科技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保险科技已经渗透到保险公司市场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提高效率。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保险业务流程的在线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保险业务处理的效率。以医保核保为例,产品的不断升级不再需要人工核保,完成医保理赔只需3分钟。同时集成了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代理人验证、同框检测、智能语音播报、实时质检、文件投影、电子签名等功能。打通保险销售最后一个环节,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录痛点,确保业务无接触平稳运行。
二是改善服务。目前保险公司搭建的车主增值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包括道路救援、代步车、代驾、违章查询等。并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以“智能救援”为例。某大型财险公司申请后,线上客户率超过60%,内部投诉率0.1%。
三是降低风险。底层数据构建的理赔数据库可以提供数千个风险控制规则模型,智能识别工作泄露风险和欺诈风险,将保险公司与更多优质服务提供商连接起来,通过技术手段,使查勘、维修、救援等理赔服务的流程在线化、透明化运行,实现智能化的流程监控和质量检查。
四是降低成本。数字车险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现从事故报告到理赔全过程的端到端闭环管理,能够带来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为财产保险公司减少2%到4%的理赔金额。
保险科技不单是“发展科技”
如今,保险业正经历着从销售导向到用户导向的深刻变革。如何回归用户的真实需求,挖掘产品和渠道的新动能,是行业的普遍共识。
据采访的行业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保险业技术应用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保险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保险机构重营销轻服务;重技术,轻操作;重局部,轻整体;二是保险科技应用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在业务需求驱动下,保险机构科技建设碎片化,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较为普遍。三是保险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不成熟,局限于特定的保险业务场景,尚未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保险生态;四是保险技术应用面临诸多安全问题。比如数据安全、数据伦理和隐私保护。
刘芳认为,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实现了快速转型。
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是科技投入预算不足,配件、工时、人伤等定损所需的标准数据库不完整,风控系统及模型缺失,导致赔付成本与风险无法有效管控;二是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中小财险公司自身理赔队伍人力不足、效率低,对第三方服务商的议价与整合能力较低;三是在管理方面,中小财险公司也相对粗放,缺乏好的制度、流程、考核等标准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寻求与某些领域较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合作,由第三方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弥补自身科技基础薄弱的缺陷,也可以节约自建IT队伍和自研技术的成本,更高效地接入领先技术,提升数字化水平。”刘芳说。也有保险业内高管认为,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对于科技过多的热衷,也有被裹挟之下的无可奈何,同业都在讲科技,不看齐就是落后于人。但投入之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赋能提升,反而给公司造成了资本损耗,要了解科技与自身业务的适配性,不能为了科技而发展科技,科技只是工具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