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的频繁波动为ETF等工具性产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发行ETF 271只,发行规模达1876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然而,随着ETF新股发行的快速增长,一些存续产品在流动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沦为迷你基金甚至被迫清盘,ETF市场的优胜劣汰愈演愈烈。
今年可谓是ETF的“发行年”,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比如今年6月科技创新50指数发布后,多家基金公司竞相布局双创50ETF;10月,华夏、南方、E基金、汇添富四家头部公司发行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ETF;11月,首批增强型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已推出。
然而,尽管ETF发行如火如荼,但“丛林法则”却越来越严峻。数据显示,今年ETF平均初始规模仅为6.9亿元,达到近9年同期最低值。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192只ETF初始规模不足5亿元,新产品占比超过70%。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有210只ETF为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其中130只在1亿元以下。与快速的新发展相对应,“最后的淘汰”也在继续。今年以来,共有21只ETF因触发合约终止条款或持有人会议表决而清盘。
“无论是创新ETF产品的申报,还是发行后的后续操作,大型基金公司都有较大的优势。中小基金公司在广基ETF领域基本没有竞争力。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已经被一些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牢牢占据。在ETF等被动产品中,马太效应很难逆转。”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热门赛道的产品分布特别拥挤。例如,已经发行了大约20只新能源和低碳ETF,但这些产品的规模差异很大。当一些产品滚雪球时,另一些产品就变成了规模不到2亿元的迷你基金。
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国内市场虽然有大量ETF,但聚集发行现象明显,部分产品流动性也不足,面临规模滞缓的问题。但如果能率先布局一些还不算拥挤的优质细分赛道,然后等待时机出击,依然是赢得竞争的“至尊之道”。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目前有不少未发行的子轨道ETF产品正在申报,包括风能、核能、航运等ETF。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时机有时决定了一只细分赛道ETF的成败。“在ETF基金的发行中,赛道的选择非常重要,但这类被动产品的开市时间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获得感。以医药行业为例。虽然在过去的半年里经历了大幅调整,但由于赛道质量较高,如果该细分市场的ETF在近期低水平推出,将更有利于产品未来的开市。”光大保诚基金经理陶树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