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榜垫底老将前11个月白银基金发行新基金4次

2021-12-23 14:3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12月23日电 在资产管理行业,持有人能否获得稳定收入是市民衡量一只基金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一些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追捧,但另一方面,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也承受着压力。今年11月1日,上交所基金公司子公司上交所内需增长股票基金(009899)跌幅高达11.75%,成为公司底部产品。但公司10月底发行的新基金3354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这只新基金连续四次延期,直到12月21日才公布。

上银内需增长业绩大跌成立一年多超7成份额被赎回

今年春节后,消费板块持续下跌,也严重影响了此类风格基金的表现,上海银行基金公司的内需成长股也在其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收盘,上交所内需增速为-11.75%,成为表现最差的基金。

此外,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8月24日,截至今年12月21日收盘,其累计单位净值为0.9815元,已经跌破面值。

作为上海银行唯一一位拉动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赵此前在中国银河证券中关村大街营业部担任财务分析师,2015年起在上海银行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现任上海银行基金投资部副总监,拥有6年以上基金公募管理经验,也是一位资深人士。

从前三季度公布的十大尴尬股来看,上交所的内需增长始终持有大消费行业的股票。第三季度十大尴尬股分别是美的集团、贵州茅台、五粮液、周大生、元祖、中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洽洽食品、顾佳佳、中信出版,与上半年整体变化不大,但持仓有所减少。与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基金增加了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顾佳佳的持仓。

即便如此,三季度该基金仍受消费板块拖累,净值下跌11.85%,新增古嘉九跌幅超过22%,中信出版跌幅7%。进入四季度后,该股继续下跌。

赵在第三季度报告中写道,“9月中下旬涨幅较好的周期性板块出现明显回调。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周期性错位,下半年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波动,因此可以抓住机会优化投资组合。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如房住不炒、打破刚性交换、科技创新等,权益类资产在居民各种可配置资产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口老龄化、生产生活的绿色低碳智能化、内循环战略下的进口替代,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在配置方向上,基金重点投资符合扩大内需发展趋势的行业龙头。"

然而,它的持有者似乎没有太多信心。数据显示,该基金去年成立时规模为2.99亿,去年四季度缩水至2.42亿。今年一季度,其份额被大比例赎回,三季度缩水至8100万。

股份/净资产规模变动明细(来源:田甜基金网截至2021年9月30日)

6年老将发新基金4次延期募集显公司权益短板

遗憾的是,今年10月22日,上海银基金旗下的新基金——上海银基金开始发行募集价值增长。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2日,但11月12日,上海银基金宣布将募集截止日期调整为2021年11月22日。此后,11月22日、12月6日和12月13日,上海银行业分别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是赵,而该公司的另一位基金经理是。数据显示,陈波负责基金公募的时间还不到两年。2016年8月加入上海银行基金,历任上海银行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12月21日,上交所基金终于发布上交所价值增长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公告显示,其A/C股合计2.15亿股,而该基金募集上限此前显示为“募集规模无上限,最低募集总份额为2亿股,最低募集金额为2亿元。”也就是说,这是另一只“刮边”成立的基金。

关于持有期为3个月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白银价值增长基金合同效力的公告

另据报道,今年11月3日成立的上海银优质优选9个月控股混合,在最终募资2.18亿元之前,也遭遇了4次延长募资期,跨过了2亿元的门槛。基金经理为赵、石。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大部分基金提前结束了募资,说明市场已经开始回暖,尤其是在白酒等消费股的带动下,投资者认购基金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对于少部分基金仍延期的现象,认为除了市场因素外,还与基金产品本身、拟任基金经理的业绩、名气、销售渠道等密切相关。

根据田甜基金的数据。com,目前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为903.7亿元,拥有53只基金(非并表股份),14名基金经理。但公司债券资金和货币资金规模分别高达593.91亿元和268.23亿元,合计占比95%。可见股权产品是公司非常严重的缺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