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兴业可转债开始认购,对应股票为兴业银行,发行规模500亿元,为年内a股最大可转债。
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12月27日,年内发行可转债117只,同比减少46%;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820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5家银行可转债规模达1100亿元,占比39.36%。兴业转债500亿元,南银转债200亿元,上银转债200亿元,尹航转债150亿元,苏兴转债50亿元。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以兴业转债为例,公告显示本次可转债发行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支持兴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转债持有人转股后将根据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频繁转换可转债,说明银行对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需求明显。”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力对记者表示,中小银行的资金压力比较大。在市场竞争加剧和宏观环境压力下,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加大。
陈力进一步分析,首先,疫情以来,金融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资产增速加快,以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能力有限;其次,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可转债的融资成本更低。对于发行人来说,较长期限的可转债更有利于解决短期资金短缺问题,无需考虑短时间内的还款压力;再次,监管政策对纳入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银行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资本要求,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将可转债发行计划提上日程。
“今年银行可转债发行规模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去年银行通过减费让利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信贷供给较快,相应的资本消耗增加,资本补充需求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价也在不断推进,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底线要求也有所提高。与其他再融资方式相比,可转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具备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潜在能力,备受银行青睐。”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金融分析师王亦丰告诉记者。
“随着‘固定收益’基金的火热发行,市场对可转债的需求持续上升,为众多大规模可转债的发行提供了机会,推动今年银行可转债发行大幅增加。”国海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金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发行的可转债大多期限为六年,只有极少数期限不足六年。根据东方选择的数据,在发行的117只可转债中,只有7只的期限在5年或5年以下,其余均为6年期。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近30%的可转债期限不到6年。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低成本融资。”陈力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公司融资需求有所增加。今年大部分可转债的期限为6年,更长的期限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