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a股市场风格快速转变,新能源、军工板块亏损严重,部分基金年初以来大幅下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今年以来有超过200只主动偏股型基金跌幅超过10%,其中长安基金旗下的长安新禧和长安裕盛跌幅最大。年初至今短短13个交易日,两只基金的a股净值分别暴跌22.25%和22.11%,如此大的跌幅在短期内让人目瞪口呆,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去年在结构性市场均出现亏损,单位净值分别下跌16.87%和18.29%,而去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约为9%。这两只基金净值连续暴跌,令人难以置信。
2022年以来跌幅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今年以来,银行、房地产和家用电器一直是涨幅居前的行业。去年集中持有新能源的公募基金也开始在市场风格上积极调仓换股。
据记者业内调研,目前部分优秀公募积极加仓银行、房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以获得此类被低估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从估值优势构建基金组合的“安全边际”;部分公募将继续坚持新能源、芯片、军工等高景气行业,寻找确定性更强、估值优势合理的股票投资于整体估值较高的行业;也有一些公众投资者坚持“均衡配置”理念,同时持有高景气和低估值板块,以分散市场大幅波动的压力。
低估值板块受到青睐。
通过公开发行积极提高银行和房地产行业的仓位。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表示,出于估值安全的考虑,在年底和年初,他们都进行了股票调仓,增仓的主要方向是银行、房地产、金融等低估值方向。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投资总监表示,投资时会关注估值的安全边际。去年四季度新能源估值较高时,公司投研判断,新能源在基本面和业绩方面继续超预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在资产配置上开始趋于均衡。年末年初,公司减持新能源股,增持银行、地产股。目前持仓处于中高水平。在组合配置上,银行、房地产、新能源板块持仓均衡。
根据投资总监的分析,目前在银行、地产、家电等低估值板块中,他更看好银行板块。由于去年四季度银行业绩增长亮眼,最近四季报披露的业绩均表现良好,但银行板块近一年几乎没有上涨,这也让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类板块有机会获得板块估值修复的资金。在金融板块,他还配置了券商股票,主要是基于对券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较好预期。但由于今年一季度资产管理产品发行相对冷淡,阶段性投资机会可能仍需等待。
针对地产股,他认为,一些龙头地产公司在去年获得信贷的情况下已经爆发,但地产行业不会消失,央企地产的行业地位不会被削弱。相反,在目前房地产估值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业务数据能够支撑业绩,这样的地产股是可以持有的;然而,对于一些存在经营风险和现金流问题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这类企业
基金经理表示,年初以来a股房地产板块走强,滨江集团(002244)、新城控股(601155)等地产股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他积极将投资转移到房地产和银行等低估值行业。近两年受经济动能转换、无房可炒等环境因素影响。a股房地产板块股价大幅下跌,回调后估值性价比日益凸显。如今,借助低估值、低仓位、低预期、高分红、高业绩锁定,以及耗尽负利率和政策持续边际改善的催化,市场对房地产的兴趣明显增加。
根据基金经理的分析,第一,中国城镇化还“不完整”,从不完整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将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值得关注的增长红利。二是从估值来看,沪深800房地产指数的ROE仍接近14%,而PE指数仅为7倍,使得估值性价比较高。此外,过去一年近5%的高股息提供了高质量的安全缓冲,行业在资金配置上处于较低的配置水平,政策引导也在逐步化解行业风险。
荣通逆势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近日对金融和房地产表示乐观。“市场前景看好的行业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优质金融股凸显价值:一方面,银行板块可以选择左边的股票;另一方面,券商板块关注短期beta市场。第二,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链的调整可能会增加仓位。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不投机的前提下,房地产竞争格局将逐步优化,能够从优化过程中受益的相关机会值得长期投资,因为相关标的估值一般在10倍以下。近期稳健增长的价值股面临阶段性压力,是调整或布局的好时机。”
不过,有基金经理直言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股票互换。“事实上,我们的持仓并没有太大变化,也没有按照市场预期在行业层面进行切换。”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的机会是全面的,所有行业都有机会,因为复苏是整个经济的复苏,重点是个股。他认为,在公司层面挖掘机会可能是今年更好地匹配市场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近期我们还没有做出太大的调整。去年11月和12月,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是在消费和金融领域。”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将更多关注低估值板块,更多关注家电、建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的机会。
中国南方公开发行基金经
理也坦言,由于目前市场风格比较极致,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持股仓位没有太多调整,但公司内部观点和分歧也比较大,都在按照自己的投资逻辑和产品定位,做好产品的投资。此外,富荣基金表示,对于银行板块,目前市场对于放水基本形成一致预期,近期央行操作也在逐步验证,在一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官方表述、以及宽信用预期下,银行利差有望好转。但考虑到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情况以及银行授信逻辑,实际投放方向仍值得跟踪,后市建议关注强财富管理及强地方经济类的银行。
高景气板块仍被长期看好
需要定投和长持有期去匹配
在几乎一致看好低估值板块“安全垫”的同时,对待估值处于高位的新能源等板块,基金经理们的观点就存在不少的分歧。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科技基金经理表示,他近期并未进行相关标的的短暂持仓调整。该基金经理仍看好新能源板块,在投资上,会更加侧重从新能源产业链的中游挖掘投资机会。
该基金经理表示,新能源板块近期波动确实比较大,这背后有很多因素交织影响,但更多是资金、交易层面。或许有一些资金从某个角度来看,觉得好像这个板块涨了不少,想要兑现一些去买一些更低的资产,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板块出现一定的波动和调整。但大量新能源的龙头公司2021年股价涨幅是低于销量业绩涨幅的。也就是说这些龙头公司的估值相比于2020年底是有一定收缩的。这些公司的上涨主要是业绩驱动为主,在最近业绩预告出来后,也带来相应股价表现。
该基金经理认为,客观上说,股票资产长期来说就是一个收益率很高的资产,但是它的波动率很大,更多的是要通过比较长的持有期去匹配,这样才能够获得它的真正的收益。其中,新能源板块的波动率相对更明显,所以对于新能源主题的基金,通过定投这种模式会更适合投资者来应对。而且,确实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对于大部分基民甚至是专业投资者,其实波段操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展望后市,他更看好新能源产业链的中游。具体投资逻辑如下,首先,绝大部分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龙头公司经历了2017到2019年的行业大洗牌后存活到现在,说明它有比较好的竞争能力。其次,上游环节的资源禀赋确实是有价值的,但暴利一定会吸引大量资本进来开发这样一类资源,中长期看都将均值回归;下游领域是能够诞生真正大市值企业的领域,但未来大赢家是谁,可能还需要去观察。所以,中游的确定性更高。最后,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任何环节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的电池和电池材料,放到全球都是吊打国外任何竞争对手的存在,具备全球竞争力。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投资总监则对新能源板块短期表现并不看好,其他基金经理则希望从新能源行业分化中,寻找细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投资总监分析,与2021年相比,新能源板块的景气度进一步大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股价继续大涨概率比较小,未来很可能会股价横盘去消化高估值,虽然长期景气度值得看好,但短期内付出的时间成本比较大。而高景气度中的军工板块,目前基本面很好,整体行业的业绩也不错,目前主要是做好估值的把握,可以去挖掘估值合理的军工股的投资机会。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表示,新能源的行业层面的机会应该会弱于去年,新兴行业增长速度的高点或者拐点会逐步接近。当然有可能在高位再持续几年,这取决于海内外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但个股层面始终能找到机会的,就像在任何其他行业里一样,事实上在新能源行业,机会出现的概率还是高于其他行业的。
“当前的回调也使得部分企业的估值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但这些我们认为都是个股层面的机会,而非行业层面的机会。”谢屹表示。
“新能源长期趋势明确,调整后可以寻找内部的结构性机会。”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也表示。
不过,除了基金经理对新能源和低估值板块的分歧外,更多基金经理更倾向于均衡配置高景气度和低估值,以获取各个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浦银安盛基金表示,当前国内宽松周期下,短期市场结构性机会还会强化,但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的海外风险也需要保持关注。展望2022年市场,我们关注三大配置方向,第一,稳增长主线,包括家电,建材,基建,银行,券商等;第二,新能源主线,如未来能源革命、新能源车、光伏等仍是值得中长期配置的板块;第三,消费主线,例如大众消费和地产酒等。
北京一位绩优“固收+”新基金经理也表示,在权益仓位上,今年开年A股调整较多,但股市估值本身就处于相对中性位置,行业间的分化比较大。他在新基金的投资中,将更为侧重均衡配置,一是稳增长政策受益板块,比如新基建产业链、消费升级等与稳增长政策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二是关注军工、新能源、半导体等景气度较高板块投资机会;三是关注疫情受损板块的复苏机会。
市场震荡不改后续机遇
掘金结构性行情
对于开年以来的A股行情,不少基金经理并没有太大悲观,认为短期市场波动是正常的,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后续仍有结构性行情。
“短期市场的行为总是难以理解,更没有办法预测。但是尽管如此,A股目前的情况还是在情理之中。”谢屹就表示,降息受益的相关行业有了比较显著的反弹,尤其金融地产板块。虽然市场上在降息原本预期的市场整体的反弹并没有出现,有可能是资金面的滞后反应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市场需要看到更多坚实的数据的出现才会入场,或者说市场买入了估值更合理、更具有性价比的港股,等港股修复到一定程度,A股再跟上。长期看,中国经济复苏在进行中,政策在呵护市场,大的方向就没有问题。
谢屹进一步表示,目前主要是精选个股,最后的组合是相对均衡的,从消费到制造,从金融到周期或许都有机会,增长优秀的公司开始大量的以合理的价格出现,重点在精选个股。
王浩冰也表示,近期市场调整可能是一方面担忧海外流动性收紧,另一方面对稳增长发力的进度信心不足。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稳增长后续终将继续发力,因此我们对后续市场并不悲观。
“一季度比较看好泛基建产业链、CPI相关产业链、景气成长领域。当前市场风险点主要在海外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国内稳增长发力不达预期。”王浩冰表示。
而长城基金投资总监杨建华表示,现在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能否落地存在一定担忧,所以走势相对较弱,偏高估值的个股存在一定压力,在市场整体估值中枢仍在下移的情况下,比如新能源、医药、食品饮料等,可能短期仍然需要继续消化估值。
“我们当前关注的,一方面是去年由于成本压力较大而受损较多的个股,今年成本压力减小后,会有一定修复机会,另一方面就是低估值公司,包括家电、建材、银行、地产等。今年来看,估值会是投资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杨建华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相信稳增长政策一定会落地,市场预期一定会修正,但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