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月2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3.2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7%。其中,债券占3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12.7%,银行存款占11.3%。
报告显示,2021年,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格局出现三大变化:一是债券占比创下2014年以来近8年新高;二是代表权益类资产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总份额创2019年以来近三年新低;三是银行存款占比创2013年以来近9年新低。
为什么保险配置模式会发生以上三大变化?在保险公司看来,去年保险资金增加了债券的配置。主要原因是在“优质资产短缺”的背景下,债券成为了能够更好匹配保险资金成本的资产。因此,保险资金增加了长期利率债券、高信用等级信用债券等债券的配置。但保险资本配置权益类资产减少,主要与去年权益类资产波动性加大、配置难度加大有关。此外,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减少与利率长期下行、银行存款收益率下降有关。
用债券大幅增加资本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对债券的配置余额达到9.07万亿元,占比39%,创下近8年来的历史新高,接近2013年保险资金对债券的配置比例(43.4%)。
从配置余额变化看,2021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2020年末增长7%,其中,保险资金对债券配置余额增长14%,保险资金对债券配置余额增速也远超银行存款(0.8%)和股票证券投资基金(-1.1%)。
一直以来,保险资金的配置模式都是以“固定收益为主,权益为辅”。固定资产中,债券配置最强。近10年来,保险资金对债券的配置比例一直在30%以上,债券成为稳定保险资金收益率的压舱石。
债券作为保险资金的重要资产配置工具,为什么去年被保险资金进一步配置?对此,不少保险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在“优质资产短缺”的背景下,债券成为了更好的资产来匹配保险资金成本。
2021年,股市波动加剧,利率持续下行。许多大型保险公司增加了长期利率债券和信用评级较高的信用债券等债券的配置。
某小型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仍以固定资产为主。公司通过增加高信用等级债券等固定资产,降低资产配置风险,确保投资收益能够超过负债成本。
昆仑健康保险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在低利率环境下,固定收益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在构成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债券配置。”
爱心人寿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在固定资产方面,公司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以高信用债券、高绝对票面的债务投资计划等固定资产作为基础资产。
股票资产持续低配置
除了大幅配置债券外,保险资金也大幅降低了权益类资产和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配置比例在去年底创下2
去年保险权益资产配置面临哪些困难?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会长段表示,一方面,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减弱,宏观总需求对信贷的敏感性减弱。供给侧产业结构的变化、宏观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传统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都给投资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权益市场估值极度分化,传统高估值体系面临冲击,新兴产业享受高估值溢价。但与此同时,投资新兴产业也面临巨大挑战。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不一定构成护城河,高估值意味着高增长预期。一旦这些预期和假设被证伪,他们可能会面临戴维斯对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扼杀。
此外,去年a股市场还出现了“抱团取暖”的现象。太平洋(3.160,-0.04,-1.25%)人寿资产管理中心主任赵颖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增加了市场的脆弱性。
除权益类资产外,由于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保险资金自去年以来进一步降低了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据记者统计,近9年来,保险资金对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不断降低,配置比例从2013年末的29.5%降至2021年末的11.3%。
对配置有隐藏的担忧。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保险资金提高了债券配置比例,进一步降低了权益类资产和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这种配置模式将如何影响保险公司今年及以后的投资收益?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保险资金的配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资产短缺背景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但长期来看,存在债券等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的隐忧:不利于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的提升,可能存在利差损风险。
一家大型保险机构的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多重因素可能进一步打压2022年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进而对保险资产配置造成压力。保险公司应优化资产配置模式,降低利差损风险。
太平资产高级研究员朱晓明认为,股市的中长期趋势比短期趋势更具有确定性,大规模资产应该配置权益类资产;从长期利率中心下移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如此
坚持增配权益资产。大家保险集团投资管理部高级经理封小海认为,应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针对险资权益资产应开展多元化配置,搭建分层投资架构,从而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