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金融机构跳槽调查:数字人才是最抢手的人才 猎头在农历初四开始行动

2022-02-09 10:42:00 来源:证券日报

每年春节假期过后,既是大量人才返岗返工的集中期,也是很多白领考虑跳槽的高峰期。春节结束前,在金融科技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猎头张莉(化名)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人们从第四年的第四天和第五天就开始咨询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数字化人才(金融科技)仍然是最受追捧的。”

职场上有句话叫“金三银四”,指的是每年春节假期后的三四月份职场人跳槽。在此期间,职场上的一些人才在获得各种福利和年终奖后,往往会根据企业的情况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新的一年重新选择职业。这个时期的猎头往往很忙。

“春节后跳槽”

数字化人才招聘正在进行。

春节后才工作两年的IT技术专业毕业生王成(化名)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过去两年,银行等机构在招聘相关专业方面比互联网公司更加积极、稳定。与互联网公司相比,现在我想跳槽到银行或其他机构金融机构。”

随着与王成的深入交流,记者注意到,这种节后跳槽的决心有一部分来自于家里。“春节假期,我会和朋友家人交流,也会和同学交流,做一些比较。最后,我决定在年底‘跳楼’。”

上述说法也有相关数据佐证。去年在58个城市发布的《2021年返城就业调研报告》显示,春节过后,愿意跳槽的人群集中在21-30岁之间。75%的职场人经历过跳槽,48%的职场人打算春节后跳槽。

其实,王只是人才市场中人才和猎头的一个缩影。记者注意到,除了一年一度的春秋招聘,不少机构也一直在招聘数字化人才。

春节前夕,深圳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更新了2022年招聘信息,招聘了137个全职岗位。137个专职岗位中,技术岗位多达86个(包括移动应用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技术经理等。),占60%以上。

专注于金融行业技术招聘的范尔康咨询FalconTalent金融科技业务合伙人蔡文杰对记者表示,“去年以来,技术研发、数据、算法、产品、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上海、北京、香港、粤港澳和大湾区。与往年相比,人才流动更倾向于大型传统金融机构。目前,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是人才流入的主要方向。”

金融机构对“数字”人才感兴趣

储备会很明显。

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数字化”人才储备的意愿和前瞻性布局非常清醒。比如在去年发布的秋季招聘公告中,工行的海外人才计划、陈星管培生计划等诸多计划都指向科技领域;中国建设银行招聘科技专项人才;民生银行发布的“民信”计划,旨在为银行储备金融科技人才;中信银行的岗位集中在信息技术岗位和其他岗位。

自去年元宇宙概念大火以来,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在招聘相关人才。比如去年下半年,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科招聘元宇宙金融工程师,负责全行元宇宙金融场景和关键技术探索。

事实上,没有具有全球布局的高端人才猎头机构金融合伙人何松对记者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单纯的技术研发,最需要的是具有业务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可以在数字化转型中充当枢纽,将业务需求和研发联系起来,具备规划思维能力。“这类人才往往技术基础扎实,能够搭建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的基础设施;了解分布式、微服务等技术框架,具备选择技术框架的能力,具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经验。”

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看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需要新型数字人才的支撑。建立健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库,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

零一研究院院长于百成告诉记者,数字化人才是观察当前金融机构数字化水平或潜力的重要维度。“比如金融机构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不到研发的5%;d人员在很多银行,这个比例数据未来可能会大幅上升。此外,数字人才的分布也很重要。在管理上,需要数字化管理人才来制定数字化战略,统一数字化认知。”

何松表示,“由于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以及IT架构本地化升级的需要,短期内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仍然较大。随着数字化转型和IT架构升级的完成,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在三到五年后逐步稳定。”

数字人才

需求会爆发吗?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目标,在政策层面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春节前夕,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对于人才的培养,《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

宝信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雷告诉记者,《指导意见》提到的几个重要领域都涉及到大数据。

底层技术架构和应用层面的人才,可以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从信息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安全和管理等基础支持功能,而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的人才将主要从事业务层面的数据化工作,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流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数字化人才方面仍存短板及误区,需引起行内重视。

马上消费研究院认为,上述《指导意见》,势必加快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然而,数字化转型道路非一日之功,需要真正将数字化思维融入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是对客户数字化旅程的深度洞察与实践落地。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银行为例,一是目前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的高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在短期内无法胜任银行的金融科技需求;二是目前缺乏对金融科技人才统一的培养标准和规范,这导致金融科技人才参差不齐;三是银行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方式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单靠金融机构的力量无法有效解决人才问题,这些问题需引起行业重视。

袁帅则预测,未来银行的业务条线一定会与科技高度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是科技驱动机构,人才驱动数据,数字化人才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数字化转型不是靠机构科技板块来推动的,而是靠管理思想的转变,重在“人”的转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