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支付机构被处罚的消息频频出现,罚款发放密集,处罚金额较高,引起了行业的关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0家支付机构被罚,罚款总额达4032万元,其中7家机构被罚百万,1家机构被罚高达1000万元。从违规红线来看,反洗钱不力仍是重灾区。此外,部分支付机构的外汇、清算、外包管理也需要敲响合规警钟。
快速付款响应已得到纠正。
2月7日,央行上海分行披露多条行政处罚信息,其中,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钱支付”)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款1004万元。德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实股份”)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处以430万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处罚为双罚制,时任快钱支付公司董事、CEO、总经理的党萧蔷被罚款3.5万元。时任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滕被罚款8.5万元。
无独有偶,央行处罚信息中又有一家支付机构被处罚。记者注意到,央行上海分行于2022年1月27日以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为由对特克斯股份处以43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对于前述公司的处罚,记者采访了两家机构,其中,快钱支付回应称,此次处罚是央行2020年对快钱全面检查的结果。对此,快钱在年内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按照监管要求对问题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整改,制定了详细的改进方案,在保证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及时完成了所有问题的整改工作。
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特克斯股份的回应。公开资料显示,Tex成立于2006年10月,2011年8月获得支付牌照。其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上海、北京)。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8月换发许可证后,Tex的支付许可证于2021年8月暂停。
反洗钱违法行为成为重灾区。
2022年,支付行业将继续受到严格监管。
据央行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记者先后为快钱支付、德实股份、数字视频支付、中国支付、易生支付、联动优势、yeepay、汇款支付、银盛支付和拉卡拉(至少有10家支付机构被罚4032万元,其中,除拉卡拉和银盛支付外,其他8家支付机构均被罚超百万元。处罚理由既包括反洗钱违法行为重灾区,也包括违反外包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和外汇业务违法行为。
具体来看,10张罚单中,联动优势除了用快钱支付上千万巨额罚单外,还因外包管理、特约商户管理、不规范交易结算管理、违规收单业务被罚608万元。Yeepay和汇款支付因违反外汇业务规则被罚款400多万。
“一是金额较高,说明监管对洗钱及相关清算违法行为一直比较敏感;二是仍有双罚,通知相关领导处罚。
纵观近年来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些支付机构已经成为网络诈骗和非法洗钱的渠道。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针对支付市场的乱象,央行从2015年开始严格控制机构的市场准入,随后出台了规定、分类监管等措施,并且还加大了对支付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统计显示,近年来,对第三方支付违规行为的处罚金额持续上升。2020年大额罚款频发,罚款处罚总额超过4亿元。2021年,虽然罚没情况较2020年有所缓解,但有4笔超过1000万元的罚款,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支付领域整体合规性有所提升。2022年初,虽然支付领域的罚单密度相对较高,但累计金额仍低于2021年(2021年郭彤兴义共被罚6971万元)。
零一研究院院长于百成指出,近两年,支付违规领域集中,包括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支付结算规定、违反相关反洗钱规定等。而且,违规严重时,第三方支付负责人也会受到处罚。他指出,“双罚制”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将对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多赚钱多交罚款”行不通。
甚至已经开出数百万张罚单,支付机构加强合规建设迫在眉睫。
正如王鹏博指出的,大额罚款频频曝光,后续支付机构仍需更加注重合规性。建议支付机构一定要多关注合规,梳理制度和业务,与KPI挂钩。比如必须遵守监管部门规定的会展业三条底线,包括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尽责。
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2022年,对于支付机构来说,要平衡好业务与合规的关系。“多赚钱覆盖罚款”的原有模式和思路不再可行,合规将成为支付机构的生命线,包括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反洗钱建设等。要加强政策学习和跟踪,按照监管要求严格执行。
于百成表示,总体来看,后续支付领域的市场准入和管理将进一步加强。
中小支付机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展望支付业务的未来,一方面是与场景不断结合,与生态形成协同;另一方面可从支付拓展到细分服务,比如商户数字化综合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