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去年一季度成立的前四只水产养殖ETF仍处于浮亏状态,净值低于1元。但仍有资金的抄底安排,四只养殖ETF整体获得10亿元以上的净流入。
不少大众投资者表示,行业产能可能在三季度见底,届时猪价将进入周期性上升通道。目前板块投资风险低,安全边际高,市场表现出积极预期,是配置生猪养殖板块的最佳时机。
首批养殖ETF成立近1年仍浮亏
过去一年,水产养殖板块走出深度“V”行情,今年以来再度震荡。受此影响,去年2月下旬和3月成立的4只水产养殖ETF表现不佳。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4只水产养殖ETF近一年来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鹏华中证畜牧ETF自去年2月25日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达12.36%,当前单位净值低于0.9元。国泰中证畜牧ETF净值跌幅也超10%,最新单位净值0.8899元。这两只基金成立相对较早,跌幅较深。此外,招商基金和平安基金旗下两只水产养殖ETF净值分别下跌6.62%和7.14%。
值得一提的是,4只养殖ETF中,只有招商中证畜牧ETF近一年净值攀升至1元以上,其余3只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浮亏状态。今年1月10日,受猪周期或提前开闸消息影响,水产养殖板块涨幅居前,招商中证畜牧ETF净值上涨4.83%,至1.0064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四只养殖ETF自2021年3月8日上市以来,价格走势也是震荡,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上市后当年的七八月份,“左侧一路暴跌”。当时3只水产养殖ETF最低跌破0.8元,另一只甚至跌破0.7元,属于“意外的供需失衡”。
第二阶段是去年三季度的筑底反弹过程,国泰养殖ETF经理梁兴认为是一次“情绪化的短期反弹”。第三阶段是去年9月到去年年底,本轮反弹20%-30%左右。梁兴认为,有些人可能有“交易反转的预期”,但交易结束时的需求反弹可能更重要。
第四阶段是年初以来,养殖ETF一度创出近半年新高。梁兴认为,随着能繁母猪环比数据的持续下降,市场进一步树立了养殖行业出清的信心,这也是2022年初以来市场非常兴奋的原因。
但随后水产养殖板块再次震荡走低,也导致水产养殖ETF净值和价格未能攀升至1元上方。但整体来看,由于生猪养殖板块股价自去年9月见底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波动上行中的养殖ETF净值和价格也反弹了不少。
尽管水产养殖板块走势震荡,但认购资金已悄然买入。其中,国泰产品最新份额为20.06亿份,较成立时增长2.9倍,期间获得净认购12.5亿元。该基金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养殖ETF。鹏华的水产养殖ETF也获得资金净流入,份额增长一半,净流入超1.5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国泰基金水产养殖ETF连续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超过3亿元。近两个月净流入5.6亿,净流量近50%。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去产能趋势的持续,市场预测猪周期的基本面将
华南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虽然去年9月以来生猪养殖板块股价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按照龙头公司的平均市值来看,股价仍处于底部区域,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生猪养殖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近年来,散养户与规模企业的成本和净利润差距逐渐拉大,养殖规模加速扩大。”
他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环保监管的日益严格以及疫情对养殖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大量散户生猪养殖投资者逐渐退出,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逻辑,中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信证券表示,经过春节前的大量备货,目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低。本周全国生猪周均价13.18元/公斤,比春节前下降5.18%。春节过后,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目前生猪整体供应仍处于过剩阶段。预计未来猪价仍有下行压力,第二波去产能已逐步启动。微信官方账号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将视情况启动猪肉收储,预计猪价将在底部企稳。同时,在上市公司层面,目前,上市公司业绩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水产养殖股面临情绪和业绩修复。
万家基金经理刘洋表示,生猪养殖板块的周期性反转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将密切跟踪该板块的周期性机会。中长期仍然看好转基因育种。生物育种产业政策继续兑现,预计后续会有政策利好。四季度玉米种子开始涨价,种业正在从政策主题投资向基本面投资转变。
卜式新兴消费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曾鹏也表示,将重点关注生猪养殖板块周期反转的投资机会,以及种业扩张和种子周期反转的机会。
在水产养殖ETF基金经理梁兴看来,短期来看,水产养殖行业出现了利空走势。
转预期,预期行业反转可能发生在今年二、三季度,“基本面的反转与短期反弹不同,应该是一个新的猪周期的开始。”从长期来看,梁杏认为养殖ETF有两大布局长逻辑。首先,肉价长期向上趋势明确,而养殖ETF与肉价之间的相关性、一致性较高,因此长期持有该基金具有对冲肉价上涨的功能;其次,防控猪瘟要求和智能化养殖等趋势促使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养殖大厂通过规模化的优势和效应,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不过也有人强调,从行业来看,核心产能未根本变化,旺季迎来需求高点,但生猪价格并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称,短期看生猪供给端压力仍然较大,未来2-3个季度养殖企业业绩仍然持续承压。当前养殖企业应当放缓扩张速度,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成本,未来随着猪周期反转预期升温,具备成本优势企业以及业绩弹性较大企业配置价值将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