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近20家基金公司上报了“赚钱型”基金产品方案。各公司围绕“盈利”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上报的产品方案差异较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基金公募产品数量已达1万只。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降低管理费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长期来看,基金公司还是要提高投研能力,提高产品的长期稳定业绩,进一步增加投资者的获得感。
近20家基金公司上报方案
4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公募REITs、养老金投资产品、管理人合理获利产品等创新产品的开发。
近日,已有近20家基金公司上报“收益型”产品方案,并继续讨论产品方案细则。
目前各基金公司上报的产品方案差异较大,主要有四个方向:一是基金不赚钱不收管理费;二是根据基金业绩,按档收取管理费;三是鼓励基民长期持有。持有时间越长,成本越低;第四,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对营利性基金的监管指导方向还没有公开。我们正在优化之前的浮动费率基金。”博时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博时早在2002年就采用了价值增长浮动管理费模式:如果基金净值低于价值增长线,基金将暂停收取管理费,直至净值高于价值增长线。
此后,基金公司陆续发行了一些浮动费率基金产品。但整体来看,这类基金并不具备明显的盈利优势,部分费率高于市场平均费率的基金并未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上报的“赚利型”产品方案是基于浮动费率基金的优化,主要是限制管理费的上限,以防止基金经理过度提高风险偏好。
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公司上报的“赚钱型”产品方案,如果基金不赚钱,倾向于不收管理费。基金赚钱的话,也要和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做比较。如果能获得超额收益,证明基金经理有能力获得阿尔法收益,管理费正常收取。
业内人士表示,四大基金公司进展比较快,一些行业头部公司也在积极争取。然而,“盈利”产品方案的细节仍需讨论。
公募基金的“让利”探索
此前,公募基金业已经在产品的“营利性”上做了一些探索。
6月底,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规定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要有单独的份额,在管理费、托管费等优惠方面可以做一些考虑。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继证监会提出“积极推进管理人合理增利产品”后,进一步释放的强烈信号。华夏基金表示,暂行规定鼓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基金和销售机构充分让利投资者,以吸引更多人接受和参与投资个人养老基金。
近年来,一些基金一直在降低费率。摩根士丹利债务稳定基金5月中旬宣布,将管理费从每年0.7%下调至0.3%,基金托管费从每年0.2%下调至0.1%。创业板ETF、易方达中证稀土行业ETF等80余只基金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管理费降至0.15%。
此外,2018年9月,南方基金发布了业内首只赚钱后才收取固定管理费的产品————南方瑞和。据悉,南方瑞和在产品设计上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只有产品收益为正,才会收取固定的管理费;这是一个三年的封闭期在华南某基金公司看来,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降低管理费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推出与业绩挂钩的“盈利型”产品,也能帮助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分担风险。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刘益谦表示,“营利性”基金产品符合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趋势。长期来看,基金公司应打造投研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基金经理评价机制,着力提升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为公众投资者提供风格鲜明、长期业绩稳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此外,要优化产品服务机制,努力推动基金业绩向投资者的真实回报转化,提升投资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实现公募基金行业和基金投资者的长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