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诺安基金的一纸公告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公告显示,因工作调整,蔡松松自7月2日起担任诺安优化配置的基金经理。蔡松松是诺安基金公司知名基金经理,诺安优选配置是“迷你基金”(规模刚刚超过200万)。明星基金经理掌管“迷你基金”,本身就很抢眼。
基金经理“迷你基金”的配置,此前公募行业也有类似案例。比如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崔,2020年7月成为前海开源公益基金经理。当年二季度末,该基金仅为1300万元,也是“迷你基金”,但到了2020年底,其规模增至4.84亿元。截至2021年底,该基金规模已飙升至258.16亿元。蔡松松管理诺安最优配置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诺基金公司请蔡松松管理“迷你基金”,既让明星基金经理发挥市场影响力,又考虑到大基金的规模,客观上也有保住基金产品“外壳”的意思。事实上,目前公募行业“迷你”壳基金不在少数。截至今年7月4日,市场上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有1603只,其中337只基金甚至不足1000万元。相比10077只基金产品,“迷你基金”的比例其实并不低。
此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掀起“壳”热潮。由于部分基金产品的稀缺性,虽然其规模较小,但仍具有“壳”的价值。当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壳基金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相对于一只新基金重新申报费时费力,“壳”基金可以直接使用,这也是一些基金公司热衷于保“壳”的根本原因。
然而,大量“迷你”壳基金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各种负面效应。第一,虽然“迷你基金”因基金经理变更而做大的案例很多,但只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迷你基金”的存在会增加运营成本,浪费基金公司的人力物力。
第二,“迷你基金”往往只有“壳”的价值,市场上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迷你基金”得不到基金公司的重视,在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人员安排上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迷你基金”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回报能力较弱。此外,由于“迷你基金”的混入,会增加投资者选择基金进行投资的难度。
目前,市场上公开发行的基金产品已经超过一万只,远远超过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公募基金产品重在“质”而非量。只有那些业绩优秀、收益良好的基金产品才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往往更有生命力。基于此,将业绩不佳、无法返还持有人的资金清理出去,才是应有之义。毕竟公募基金扮演的是替别人理财的角色,替持有人理财才是第一要务。
目前公募退出有几种方式,包括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者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总额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公司可以发起清算;召开持有人会议,表决是否清算;不符合监管要求而被清盘;该基金在合同到期时清算。有几种方式,包括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
但市场上300多只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基金,说明目前公募退出方式存在不足。在我看来,可以借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那些触及相关条款的公开发行实行强制平仓制度。
完善公募退出模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规定,基金规模低于3000万元时,可以实施强制清算;公募连续五年未偿还持有人的,也可以实施强制清算。在公开发行中引入强制清算制度可以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比如可以强化基金公司对持有人的回报意识,真正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可以倒逼基金公司提高研究能力,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最终实现行业、公司、持有人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