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定增市场温度计的月度发行折价率(发行价与基准价之比)终于首次突破90%。
今年以来,固定收益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仅整体发行规模同比下降,审批募集难度加大,机构在参与固定收益市场时也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在2月和4月(以发行日期为准,下同)。发行价格与基准价的平均比率已降至86%以下,大多数项目以20%的底价发行。但近期,这种情况明显好转。6月份平均占比突破90%,年内首次达到92.99%。
有投行人士认为,相比计划数量、实施规模等指标,发行价与基准价的比值更为显著,可以反映机构对定增市场的态度。“一旦机构态度趋于乐观,将带动定增市场整体回暖,更多公司的定增有望落实。”
发行折扣率年内首度超过90%
“增加市场真的有点冷。”采访中,多位从事固定收益业务的投行人士向上海证券报坦言。其中一家投行的负责人表示,他认为第一季度度过就不错了,但第二季度还是不好。“方案做出来,流程走完,最后发不出来,真的压力很大。”
市场的降温还体现在机构参与定增报价的态度上。按照现行规则,根据定价基准日确定基准价后,给予8折优惠,获得底价。在此基础上,机构进行报价,最终确定发行价格。如果市场火爆,机构为了获得股份往往会报出更高的价格,使得发行价相对于发行底价有一定程度的溢价,发行价与基准价的比值会从80%上升到90%,甚至超过100%。
今年1-5月,固定收益市场整体趋冷,发行价相对于基准价的月均值在90%以下,分别为89.99%、84.75%、89.15%、85.53%、89.74%。直到6月份,这一比例才首次超过90%。
发行价与基准价之比低,是因为上半年有相当一部分定增计划是以底价发行的。比如新华锦今年3月就完成了定增。根据公告,公司定增发行价格不低于6.79元/股。此后,保荐人共收到17份购买报价,确认为有效报价。根据申请,本次定增最终发行价格为6.82元/股,较6.79元/股的底价溢价0.44%。
虽然“低空飞行”,但足以让很多公司羡慕。某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把定增送出去就很好了,价格高一点低一点就没那么重要了。
如今,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6月份共增加15单市场价格完成发行,发行价格与基准价的平均比值为92.99%,不仅超过90%,还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10只单一定增计划的发行价与基准价之比超过90%。
热门赛道股获追捧
报价趋于乐观。机构不是对所有公司一视同仁,而是对热门赛道给予更大的包容,甚至开出更高的价格,导致发行价超过基准价100%。
6月份发布的定增预案中,有3家公司的定增发行价与基准价的比值超过100%,分别是大闻股份、蔚蓝锂电芯和鑫源微。从行业来看,这三家公司都是热门赛道。
大闻股份7月8日披露的增持报告书显示,公司本次增持的底价为14.68元/股。经过机构认购和报价,最终发行价为20.62元/股,不仅超过了底价,甚至超过了基准价。
蓝锂芯和芯源微所在的行业更受欢迎。Azure锂芯专注于锂电池电芯领域。本次募集的25亿元将用于年产20亿AH高效新型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和高效新型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二期)。魏源是中国胶粘设备研发的领导者。公司将为上海临港研发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端晶圆加工设备产业化项目(二期)。
“既然判断市场回暖,就要先投热门曲目,灵活进取。”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最火的行业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有些机构虽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会先参与一批定增。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大家的想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还有一些景气度迅速上升的行业公司受到资金追捧。例如,杰瑞股份的固定发行价与基准价格的比率超过90%。其中,高一资产知名基金经理邓晓峰管理的产品参与了申购报价,最终出现在配资名单中。
回暖可期,分化仍将继续
机构报价开始升温,定增市场会告别低迷吗?
“肯定会比三四月份暖和,但不太可能快速升温。”一位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由于定增已经进入“注册制”阶段,公司很容易拿到批文,但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还是与自身所处的行业和所处的行业有关。所以固定收益市场会随着二级市场上下波动,冷暖交替,不会出现以往那样的巨幅波动。
整体低迷并不代表所有行业都平庸,但行业分化、主导垄断的趋势会更明显。上半年定增市场低迷,但热点赛道中的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澳科技、风华高科、上海硅业等公司仍通过定增募集了大笔资金。尤其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增发行价格与基准价之比超过90%,仍募集资金450亿元。
此外,与小市值公司相比,行业龙头公司更容易通过定增获得资金。为明显,龙头公司具有更强的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使得其更容易通过定增募资,而定增募资又给龙头公司更大的发展助力,进一步支持其发展。“现在趋势已经形成,预计会有更多的大手笔定增出现。”
与之相比,小市值公司的定增甚至走不到询价这一步。记者注意到,今年已有超过100家公司终止了定增方案,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司手握批文,却在市场中募不到钱,只能最终放弃。
“分化已经是常态,但市场整体回暖,也会让更多的公司有希望募集到资金。”上述投行业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