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审美偏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背景下行业迭代升级的趋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是一个高景气度、高确定性的长期轨道,因此吸引了公募和外资的双重关注。
重型行业的变化能够真实反映资本市场对行业发展的认知变化。在过去几年中,外资和公募基金的重仓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北上资金净买入前十的行业从蓝筹股过渡到跟踪股;公募排名第一的重仓股和重仓股行业,从最初的交投和金融,变成了消费和现在的新能源。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构投资审美偏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背景下行业迭代升级的趋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是一个高景气度、高确定性的长期轨道,因此吸引了公募和外资的双重关注。
外资的偏好从“强盈利”变成了“高增长”
深交所网站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持股超过24%的10只a股,包括广联达、洽洽食品、汇川科技、红川智慧、国瓷材料、美的集团等。其中,广联达和华测的外资持股比例已超过28%的停牌买入线,分别达到28.13%和28.97%。
自QFII/RQFII和互联互通机制开放以来,外资不断流入a股市场。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此后,个股被外资“买爆”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在过去几年里,这份外国投资者买入a股的名单发生了显著变化。2019年之前,外资持股比例较大的行业主要是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2020年后,外资持股的重点将是计算机、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公司。从个股市值来看,2019年前受外资青睐的公司平均市值超过1000亿元;2020年以后,外资买的公司平均市值不到600亿,估值比较高。
富国基金总结,从外延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前十的行业已经从蓝筹股过渡到跟踪股。2019年,银行、家电、医药生物位列外资投向行业前三;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020年以来,以电池、光伏、电网为代表的电力设备已经排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以锂为核心的有色金属也出现在十大榜单中。此外,医美行业异军突起,成为北方资本争夺的热点。
事实上,北上资金对a股的配置偏好已经从“强盈利”转变为“高增长”。根据富国基金的统计,2019年以来,北向资金头寸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呈趋势性下降,而净利润增速一直呈趋势性上升。这说明对于北上资金来说,业绩的确定性已经逐渐让位于增长。
第一大公募重仓股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金一号重仓股被视为机构投资者核心资产的“领头羊”。20年来,公募基金排名第一的重仓股,已经从交通、金融行业逐渐过渡到消费、新能源。
回顾历史,从2003年到2005年,宝钢;钢铁、长江电力、SAIC、上海机场等。轮流占据基金的最高位置。2006-2008年,连续12个季度,招行与平安同坐2年重量级第一。2011年以来,贵州茅台和伊利股份交替占据
不仅是排名第一的权重股,基金重量级行业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2010年之前,金融板块在公募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0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在公募岗位中的占比逐渐降低,消费行业的占比开始一路攀升。从此,新能源产业开始兴起。据国海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医药、电子、食品饮料,占比超过10%,合计占比超过50%。
著名投资人、权国基金总经理王国斌在其著作《投资中国》中说:“在公募中,2008年后周期性行业市值持续下降,而信息技术、医疗、可选消费等行业市值持续上升,完美体现了城市化的深化进程。”
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对于资本来说,追求更高的收益永远是动力之源。基金经理在布局的时候,总是选择潜在回报最大的地方,从基金重仓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来。此外,机构投资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几年,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本基金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行业景气度和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管道站上风出口
如今,新能源已经成为公募基金和外国投资者的重要产业。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未来趋势来看,新能源是一个高景气、高确定性的长期轨道。在陆续公布的公募基金二季报中,新能源被众多基金经理看好。
以明星基金经理吕斌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新能源相关股票占据八席,其中盐湖股份和华友钴业公司均有增持。此外,率先披露基金二季报的安信优势成长、长城久富混合也在今年二季度大幅提高了新能源行业的持仓比例。
不少资产管理巨头将新能源视为未来a股市场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资产管理巨头联博汇智投资总监朱良认为,市场风格的表现与经济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我们更加关注受益于中国绿色能源政策的企业。”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在技术、成本、产业集群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硅晶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等产业链供给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大幅领先,且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空间可期。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已做了完整的布局,从上游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到中游的电池公司,再到下游的整车及储能装置。在产能建设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积累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远超世界上其他公司,这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上处于领先地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富达国际的分析师覃晓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