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TM不断“瘦身” 智能化改造成趋势

2022-07-28 10:49:00 来源:证券日报

有了更便捷的支付手段,ATM的亮点再也看不到了。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各银行网点发现,大部分银行网点的ATM机区都相当冷清。在一家银行的支行,记者等待的半个小时里,只有一位市民使用ATM机取现。

今年4月,根据央行公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到2021年末,全国共有ATM机94.78万台,比上年末减少6.6万台;中国每万人拥有自动取款机6.71台,同比下降7.34%。

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银行ATM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数量从2018年末的111.08万台下降至2021年末的约94万台,降幅达15%。

“目前由于使用率降低,银行已经主动撤掉了部分ATM机。”某银行网点大堂经理表示,在ATM机长期不使用或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日常运维成本仍需照常支付,有很大的运维成本。

ATM业务骤降的背后是非现金业务的增长。根据央行披露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21年,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和10.03%。共办理电子支付业务2749.69亿笔,金额2976.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9.75%。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022.78亿笔,金额2353.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2%和8.25%;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金额526.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3%和21.94%。

星星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告诉记者,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非现金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现金需求逐渐萎缩,以存取现金为主要功能的ATM机需求总量日益减少。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银行机构逐渐减少了在ATM领域的投入。随着ATM机数量的逐渐下降,又会反过来降低现金存取款的便利性,继续推高非现金交易的比重,促使银行机构继续减少对ATM机的投入,形成正反馈循环。

为了应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银行开始改造ATM机,通过智能化改造,向自助终端转型。此外,一些银行对ATM机进行了升级,比如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增加了人脸存取款功能。

据多位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移动支付是必然趋势,但仍有很多人需要现金支付,比如老年人和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他们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限制。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表示,随着现金需求的减少,银行网点的ATM机密度在降低。未来,ATM机一定会逐步发展成为更加全面的银行智能自助终端,将大量网点承载的功能集成到智能自助终端中。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等数字支付方式全面铺开普及后,对ATM机的升级也有很大需求。比如2021年6月,北京部分网点的工行、农行ATM机已经开通数字人民币存取款功能。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表示,随着“智能网络”和“数字人民币ATM”等项目的推进,一些采用最新技术的智能集成设备将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一方面,ATM机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业务流程和终端设备实施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洞察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从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价值挖掘等方面提升使用频率,发挥更大的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