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上市银行半年报的披露,消费金融行业的业绩也浮出水面。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短期消费信贷需求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绩单还在增长。消费金融公司如何在普惠金融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业务?信贷投入的重点在哪里?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业绩分化忙着“补血”
截至目前,招联金融、即刻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五家龙头公司均公布了“成绩单”。相比2021年的大涨,今年上半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相当稳定,起伏相对较少。“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马太效应更加明显,行业分化加剧,强者愈强。这个特点更明显。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增速在加快,尤其是前几个,增速比较快。”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来看,上述五家消费金融公司占据了全行业的半壁江山。具体来看,招联、马山、兴业、中邮、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营收分别为84.16亿元、57.01亿元、47.64亿元、29.43亿元、31.4亿元。这五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收入占所有消费金融公司总收入的50%以上。其中,招联、即刻、兴业的消费金融收入分别增长约14%、23%、23%。净利润方面,招联、马山、兴业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37亿元、5.84亿元、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26%、32%、12%。这三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占所有盈利公司净利润的50%以上,继续成为行业“第三”的公司。中邮和中银消费金融虽然净利润同比有所波动,但也保持了亿元以上的业绩。
“受降息、疫情等因素影响,获客能力强的机构相对占优,获客成本成为不同机构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星星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下半年,随着经济缓慢复苏,居民消费热情将逐步提升,消费金融业务有望触底反弹,带动消费金融机构业绩回暖。但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居民杠杆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已经过去,指望消费金融机构的业绩延续过去的高速增长态势是不现实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总资产来看,头部消费公司资产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处于行业头部的招联、马山、兴业、中邮、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429.71亿元、641.65亿元、637.72亿元、435.14亿元、525.66亿元。头部公司仍然起到压舱物的作用,但腰尾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质量承压,部分公司资产缩水严重甚至超过10%。
为了把资产规模这块蛋糕做大,多渠道融资成为各种吸金机构“补血”的首选。今年以来,持牌消费融资不断开展,部分消费公司利用资产证券化(ABS)进行融资。例如,中原消费金融于2022年发行了鼎佑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以较低的票面利率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消费贷款。有的采用银团贷款进行融资,比如很多消费企业如即刻、海尔等都选择这种形式进行融资。作为银行消费的补充
专家表示,一批消费金融公司频繁在资本市场融资,不断丰富融资手段,优化融资结构,开辟了同业拆借、ABS发行、金融债券、银团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为更好地助力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工具、新路径。随着淘汰资金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今后还会继续。
产品功能促进消费。
今年上半年,消费机构继续加快信贷产品的推广、创新和升级,构建高效便捷的消费贷款产品体系,推出针对新市民、乡村振兴等客户群体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助力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市场。
行业“老三会”消费者组织主动出击,延伸服务,稳定民生,促进消费。如招联消费金融持续推出微光行动,向受疫情影响的用户推出多项金融服务和优惠让利措施,缓解用户资金周转压力。此外,产业消费金融充分发挥金融促进消费的作用,通过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消费信贷,高效服务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个体工商户消费需求。目前已服务全球1400多万客户,累计贷款超过2100亿元,有效激活了居民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持牌的耗钱机构因地制宜推动金融活水流入农村,这也是耗钱公司业绩报告中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涉农领域金融需求持续扩大,多元化程度提高。需求的扩大有效带动了农村金融供给的增长。即刻消费金融公司董事长赵国庆表示,在乡村振兴中,即刻消费借助“金融农村场景服务”的模式,通过人才培养、大数据管理平台助农、消费帮扶、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四项措施,满足了农村消费者的需求。截至上半年,已覆盖超过2896万农村用户,累计交易额超过3861亿元,持续为消费金融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促进消费的利好政策频出,消费者组织也适时推出了促进消费的措施。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薛洪言表示,消费者组织推出了促进消费的优惠措施,这将通过降低利率和费用来提振消费者信心,有望加快消费市场的复苏。
此外,银监会、人民银行相继出台措施,增加信贷规模,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行业和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实行延期还款,有效缓解市场主体的焦虑情绪。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董希淼表示,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新市民是一个重要的群体,有着强烈的金融需求。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消费需求,开辟金融消费促进新蓝海。
记者梳理多家消费者组织的业绩报告发现,消费者组织围绕新市民下沉服务和创新推出针对性产品,充分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对于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建筑工人等新就业群体
随着居民消费意愿和需求的增加,消费机构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由于金额小、期限短,难以匹配居民的有效需求。比如居民对涉及家电、家装、汽车、旅游等大宗消费的需求。随着经济复苏而逐渐增加。董希淼建议,消费金融对大宗消费的支持和服务应进一步完善。在成本能够覆盖的情况下,消费机构应适度降低利率和收费标准,充分准确披露利息和费用水平,提升消费体验。目前,汽车已经取代家电,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战场。此外,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建议小金公司布局多元化汽车消费场景,推出汽车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和内需释放。
金融技术推广场景
专家认为,整体来看,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群相对下沉,金额小,交易量大,运营成本高。在经济下行和疫情蔓延的双重冲击下,消费金融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在消费金融发展的当下,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好地提高运营效率和风控效率,降低服务端成本,推低客户端利率。
作为消金电路的第一梯队选手,招联、兴业等消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梳理业绩报告注意到,招联消费金融已将金融科技融入获客、产品、运营、风险等每一个环节。并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匹配、精细运营、精致体验”驱动数字化运营,从而给普惠客户群更多的节约。同时,兴业消费金融依托区块链电子存管技术,将信用电子数据全流程链条化,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成功对接管辖法院在线处理相关纠纷案件100余起,数字化建设成果逐步扩大。
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腰部和尾部的黄金淘汰梯队在各黄金淘汰机构中侧重点和投入水平不一,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业内专家建议,在人才引进上,要加快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科技研发和网络金融人才的比重。消费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既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金融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行为。
今年以来,央行和银监会相继公布了新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对消费金融机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董希淼认为,加快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可获得性和可控性。借助金融科技,搭建开放平台,依法合规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更多维度的信息,一方面链接线上场景和用户,另一方面链接各类耗钱机构,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获取金融服务的可能性。
此外,招联金融在股东给予的业务发展、资金融通、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支持下,积极与双方股东合作,这也为其他消费公司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提供了探路经验。智联金融相关负责人t说
当前,金融科技推动“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快速发展,线上消费场景与消费金融融合加速。比如家电、家装、医美等多元化消费场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给居民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董希淼建议,消费金融机构在客户下沉的同时,开发普惠产品和服务,逐步覆盖消费金融的长尾客户群,开发更适合这类群体的金融服务产品。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要完善政策措施,激发金融机构改善服务的主动性,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