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公募“固定收益”投资的迷雾

2022-09-13 10:41:0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随着第一批标准化产品的获批,公募基金“定增”的迷雾逐渐散去,露出了产品的本来面目。

从2020年底到2022年二季度末的2.7万亿,净理财的转型叠加权益市场的波动,巨大的需求为公募“固定收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投资区域的模糊性增加了产品的波动,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

可以预见,拨开迷雾后,公募“固定收益”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清晰,收益稳定、回撤可控、持有体验良好将成为未来此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主管推动产品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公募“固定收益”产品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得到证实。监管部门对上报的“固定收益”产品有明确规定,即权益类投资必须占10%至30%。如果超过30%,这类产品就不能称为“固定收益”,也不能按照“固定收益”的特点进行宣传。

此外,在“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配置上,监管层也有新的要求,即基金经理原则上应具有一年以上权益类产品投资管理或权益类资产研究经验,且必须具有股票债项管理经验,或采取双基金经理管理制度。

今年6月,监管层还要求基金公司上报的二级债基产品将可转债归为权益类仓位。也就是说,假设一款“固定收益”产品的权益和定仓都设置为“二八开”。一旦配置了20%仓位的可转债,就相当于权益仓位已经填平了。

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监管部门及时行动,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健康发展,使“固定收益”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更加突出,有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产品定义上,监管部门要求‘固定收益’产品的权益类投资必须占10%至30%,也要求基金公司在推广此类产品时不能单纯强调稳健性。这是因为,如果权益类投资仓位超过30%,在行情不好的时候,这类产品的回撤可能会更大,偏离了宣传推广中的稳健说辞。”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负责人表示。

“监管层对基金经理的资格认定,也是为了让在股市、债市有丰富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上述人士补充道。

一个“固定收益”有很多说法。

公募“固定收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概念模糊、投资范围不一,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正确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变得越来越困难。

到底什么是「固定收益」?对此,之前业内也有各种说法。不同类型的“固定收益”产品,权益类投资比例不同,风险特征也不同。把它们放在“固定收益”的概念下,会为后续的业绩波动埋下隐患。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2022年9月2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固定收益类”基金平均收益为-1.81%,年末与年末业绩差超过30个百分点,部分产品最大回撤超过20%。随着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大部分“固定收益”产品今年普遍变成了“固定收益-”。

“过去三年,‘固定收益’产品整体表现良好,主要是因为在结构性上涨行情下,权益类资产在“”部分贡献了可观的收益,显著提升了产品组合的整体收益,有效满足了稳健理财的需求。”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资深固定收益基金经理

8月中旬以来,博时、博道、交银施罗德、广发、郭芙等多家基金公司获批发行“固定收益”基金。这是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后,首批获准发行的标准化“固定收益”产品。

回归稳定的初心

“固定收益”产品如何赢得投资者的长期信任?围绕产品定位、产品线布局等方面,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行动。

嘉实基金建立了不同风格的团队,包括“固定收益”解决方案、固定收益增强和多策略解决方案,并延伸了“固定收益”策略,如“1 N”资产配置方案和“核心卫星”,以有效利用多种策略,为组合贡献利润,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持有体验。

田弘认为,“固定收益”有望成为许多投资者的财务压舱物。良好的长期持有体验和可控回撤是“固定收益”产品受到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其“固定收益类”优秀产品田弘李咏债券和田弘安康养老院,2012年至2021年每年均取得正收益,年化收益超过7.8%,最大回撤仅5.42%和8.82%。

在投资实践中,民生银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谢志华表示:首先,在大方向上,不要犯大错误,不要错过大机会。其次,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和券种,追求超额收益。其次,适度平衡分散性,降低组合的波动性。最后,投资纪律要严格,保证投资组合回撤可控。

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大,“固定收益”产品如何有效控制回撤?对此,华安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团队邹认为,投资管理应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具体来说,事先要对所有的风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积极拥抱其中的一部分,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控制风险敞口;中期如果出现回撤,重新判断行情,决定是否调整策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