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金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一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危险一跃”,俗称“突破”。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未来的路会更加宽广。
今年4月,商业银行也下调了存款利率,但只下调了2年期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个基点,但这次不同,下调利率覆盖的存款范围更广。从活期存款到定期存款和存单,从3个月期到5年期,下降幅度从5个基点到15个基点。因此,这次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粗略回顾一下,近几年央行采取的是稳中求进、小步快跑的策略。
2004年,央行实现了存款利率“放开下限,控制上限”的目标,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2012年允许存款利率区间内上浮,区间上限逐步扩大。2012年6月和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和1.2倍。2014年9月,央行率先设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上限形成软约束。此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倍数逐渐增大,直到2015年10月,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放开,但40%的浮动上限被默认。
2021年6月,存款利率市场化大幅调整,将原来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基点。
紧接着,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
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一些金融机构出现了高利率、高风险投资的倾向。这必须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来保障,最重要的是建立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代表的金融安全网来防范风险。《存款保险条例》于2014年10月由国会通过,该条例于次年正式实施。
笔者理解,该制度的推出,将机构风险与存款人承担的风险分离开来,既保护了存款人,又刺激了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
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好时机。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周期处于下行趋势,而且因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下调,市场利率一直处于低位。
同时,受疫情影响,部分需求受到部分抑制。近年来,监管当局为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做出了巨大努力。影子银行和高杠杆得到控制,刚性支付被打破,股市波动较大,金融投资产品风险较高,房地产投机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可以选择的投资产品范围缩小,居民存款意愿增强。
9月15日,六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率先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次日,六大股份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股份制银行降低的存款利率与国有银行相当。但是,由于他们的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之前的存款利率,所以降低的存款利率仍然保持了他们的优势。其他城商行和农商行尚未宣布降息,其他中小银行也尚未跟进。
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会导致银行业存款利率的分化。
包括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6家全国性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少数几家规模大、资产质量高、网点多、客户多的银行,近两年来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其他中小银行可能会停止,或者即使下调存款利率,时间可能会推迟,范围可能会减弱,其他吸储能力弱的小银行可能会按兵不动。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之一。
存款利率的竞争机制是让合格的、经营良好的银行机构享受到廉价的资金,从而获得更高的净息差,最终赢得更高的利润。然而,经营不善的银行机构为了吸收存款,降低净息差,从而减少利润,不得不付出更高利率的代价,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之一。
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极大地改变目前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商业银行必须精耕细作零售客户,通过扩大理财规模吸收低成本资金,从而降低其净息差,并在资产端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降低不良贷款的概率,从而形成安全盈利的资产。这无疑要求商业银行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