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持有体验、公开发行和多元化以使投资者受益

2022-10-01 13:52:0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陆

基金产品降低费率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投资者收益,最终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从长期发展来看,基金降低费率是大势所趋,只有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方能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开发行继续让投资者受益。近年来,公募基金的产品费率呈下降趋势。同时,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公募行业让投资者受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易方达、华夏、博时等头部基金公司都上报了收益型基金产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降低基金产品费率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的收益,最终优化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从长期发展来看,基金降低费率是大势所趋。只有维护好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费率继续下降。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80只基金宣布下调管理费。

例如,从主动股票型基金来看,泰信芷玄成长混合年管理费率由1.5%降至0.6%,年托管费率由0.25%降至0.1%;优势企业灵活混合基金年管理费率也由1.5%下调至0.6%。

费率下调的基金中,债券基金占据半壁江山。具体来看,南方丰源信用增强债券基金、诺德短期债券基金、田弘同利债券基金均下调了管理费或托管费率。

再看延长期,近几年基金公募费率一直在下降。华宝证券的一项统计发现,截至2022年9月17日,2016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均管理费率从1.4926%降至1.4581%,年均托管费率从0.2492%降至0.2386%;本基金年均管理费率由0.5262%降至0.3704%,年均托管费率降至0.1044%;货币基金年平均销售服务费率由0.1543%降至0.1391%。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青表示,从趋势上看,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债券基金费率下调幅度高于权益类产品,主要是因为债券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高,规模效应更加明显,机构对费率的话语权更大。而权益类产品波动较大,投资者更看重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对管理费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对于投资者而言,公开募集基金的显性费用分为两部分,即持有期间发生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以及交易期间发生的申购费、认购费和赎回费。此外,基金运作还包括一些隐性费用,如客户维护费、股票交易佣金等。

除了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基金销售渠道对申购费率采取了优惠措施,如部分银行网上推广基金C类份额,将A类份额申购费率下调至10%。

“今年一季度,衡越短期债券基金将托管费率从0.1%/年下调至0.05%/年。此外,还有销售服务费率相对较低的基金C类份额。如衡越基金旗下两只历史悠久的产品衡越研究精选混合C和衡越核心精选混合C的销售服务费均定为0.2%/年。”衡越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基金产品在前端申购费用上有优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支出。

“一方面,公募基金与销售机构合作,参与优惠申购费率活动,进一步惠及投资者。另一方面,对于ETF产品,券商收取的交易佣金也是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到8月底,将海富通中证短期ETF的佣金设置为零的券商已经超过40家。”富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

降费让利是大势所趋。

从海外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基金行业降低费率是大势所趋。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发布的报告,自2000年以来,美国各种共同基金的马克

联合证券分析师朱仁木认为,美国基金费率整体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投资成本,低成本基金更受欢迎;二是市场竞争激烈,基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主动降低费用;第三,投顾收费模式转向以管理规模为基础的收费制度,使得投资顾问更倾向于推荐低费率基金。

“中美两国的基金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后端管理费不应该和美国相比。”朱仁木说。

越南基金相关负责人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总体而言,国内公募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收益率仍能跑赢指数。相对而言,海外市场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共同基金很难整体跑赢指数。因此,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费率高于海外市场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很多业内人士都认同降费盈利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上海某基金公司产品总监直言,对于低风险收益的被动指数基金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手续费下调趋势会更明显。

“考虑到时间的复利效应,长期持有低费率基金产品对投资者获取成本降低的有效性会有显著作用,费率低有利于增强产品的长期竞争力。”上述产品总监表示。

德邦基金表示,公募基金降费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中小基金公司应综合考虑公司的投研水平和经营状况,在不危及公司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合理降费。

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盈利方式多元化。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监管层也在积极推动基金行业降费,让投资者受益。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管理人推广理性盈利的创新产品。

此后,20多家基金公司集中设计了盈利型产品,并与监管部门就盈利模式、产品形式等细节进行了沟通。经过几个月的沟通,8月份,易方达、华夏、博时、嘉实等头部基金公司正式上报了增利型基金产品。

事实上,公募行业在产品降费和盈利方面早有探索。如部分公募基金产品采取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经理的收益与其业绩直接挂钩,旨在打破传统固定管理费率基金“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

越南基金建议,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更多地从中长期角度进行资产配置。投资者在了解基金产品费率设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和方向,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理念。他们不应该刻意追求低费率的产品。

“未来公募基金给投资者让利的方式会越来越多元化,让利的方式会和业界一直提倡的鼓励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相匹配。”在业内人士看来,降费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降低资金运营成本,最终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