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保险板块进入复苏通道,保险股也取得超额收益。
W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A股方面,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别上涨39.47%、33.16%、30.79%、30.21%和15.88%。
H股涨幅更加惊人。11月以来,中国平安H股涨幅高达68.63%,新华保险H股涨幅为50.5%,中国人寿、中国太保H股涨幅分别为47.37%、47.55%。
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认为,地产风险改善、经济底部复苏下长端利率企稳带来的资产端催化有望延续,负债端呈现底部复苏迹象,开门红进展较好,低估值叠加资负两端改善,继续看好保险板块机会。
A、H股保险板块集体大涨
低迷已久的保险板块在11月迎来强势反弹,作为保险股风向标的中国平安A股股价在12月5日创下8个月新高,报收于47.28元/股,涨幅近6%。
对于此轮保险股大涨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期保险板块大涨主要是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乐观及保险股本身估值修复需求。一方面,国内不断优化防疫措施,国内稳楼市政策措施加码等,国内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乐观;另一方面,国内积极发展壮大养老第三支柱,市场看好保险业务发展前景。另外,近年来国内保险也在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相较于A股,港股市场上保险股的表现更加惊人,12月5日,港股中资保险股走势强劲。截至当日收盘,港股中国平安上涨13.14%,领涨港股保险板块;众安在线上涨10.82%,中国太平上涨7.52%,新华保险上涨7.50%,中国太保上涨7.11%,中国人寿上涨6.60%、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上涨5.16%,中国再保险上涨3.92%。
而港股保险板块的大涨或与一则消息有关。12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了香港保险业发展策略蓝图,阐述香港政府的愿景和使命,以及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备的保险枢纽定位。
具体而言,香港保险业的愿景和使命包括:加强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与其他金融行业的协同效应;推行积极进取的政策措施和便利发展的法例,以助香港保险业开拓市场;善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并把握“双循环”策略的契机,促进保险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
对于涨幅较大的中国平安,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伟认为,持续性、多层面、大力度的房地产利好政策落地将极大改善公司前期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回款预期和收益保障情况,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估值构成直接提振。
在谈及保险股接下来的走势,周茂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继续看好保险板块估值修复行情,主要是国内经济稳步复苏趋势确定,保险业务市场潜力大。”
经济复苏缓解投资端压力
实际上,保险业近期利好不断。继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之后,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也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启。刘嘉伟认为,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的落地叠加开门红的推动有望进一步改善险企负债端业绩预期。
高超指出,从资产端看,房地产融资第三支箭落地,上市险企地产头寸占寿险EV比例15%-25%,地产链条风险缓解驱动保险PEV估值修复。
长端利率的上涨预期也利好险企资产端的表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87%,如果经济预期持续改善、长端利率上行,投资端压力将显著缓解。”海通国际非银分析师孙婷说道。
在资产配置方面,险企也普遍看好经济复苏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
近日,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召开的“2022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闭门会)”上,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在谈及2023年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时表示,资本市场应更好发挥资源配置和财富效应功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经济大盘。目前,A股市场呈现“无相而有序”的新兴市场特征,内在蕴含着深刻的政策方向和产业变迁规律。从影响因素看,国内疫情、海外紧缩等已出现边际改善,预计2023年将迎来恢复窗口期。从投资策略看,应把握中国股市“十年周期律”,重点布局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在固定收益方面,太保资管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建议坚守信用底线,优选高票息优质资产,关注国债、地方债等品种的配置价值;在交易策略方面,建议积极参与利率品交易,加大国债期货管理风险的运用;在绿色投资方面,建议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将ESG因素纳入投资管理全流程,推动绿色投资发展。
在另类投资方面,国寿资产党委委员、总裁助理赵晖认为,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另类投资注册发行机制不断优化完善并取得快速发展,结合国寿资产另类业务的经验与体会,股权计划产品需要坚持强赛道、强主体、强资产、强管控的“四强理念”,另类业务需要坚持投资、风控、信用“三驾马车”有机结合。展望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应适应新形势,着力加强自身投资能力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配置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