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去年7月开始,央行在广州市、深圳市、福州市和杭州市四个城市正式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试点银行提供账户多币种结算服务,存款人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的需要,选择使用多币种结算的账户管理本外币资金,从而提升了市场主体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业务的便利性。
2022年12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央行广州分行获悉,自当日起广东省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范围新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6个地区,并扩大至省内6家银行的2268个银行网点,有效满足了大湾区内更多市场主体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从全国率先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到如今广东省本外币合一账户试点2.0版的扩容,金融支持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化和贸易投资结算便利化进程迈上了新台阶。”央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总行的指导下,央行广州分行立足湾区经贸往来和民生支付需求,有序提高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的惠及面、影响力,积极推进湾区支付服务互联互通,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湾区账户服务创新提速
银行账户是资金的主要载体,是金融活动的重要前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
2021年7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紧贴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金融中心和四个核心城市的现实,以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为切入点,着力优化支撑大湾区各项金融改革创新的账户服务规则,积极探索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助力构建大湾区国际级营商环境。
“两年来,广东省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已成为大湾区市场主体释放活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推进器。”农行广东分行账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试点业务所确立的账户服务模式,囊括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外汇账户、跨境人民币账户、自由贸易账户(FT)、境外机构账户(NRA)等几乎所有银行账户种类,支持存款人通过开立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对多币种资金进行收付结算和集中统一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客户办理本外币账户的便利度。”
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26日启动试点以来,广州3家试点银行开立单位、个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分别达4.3万户、92.9万户,试点业务获得湾区企业和个人的广泛欢迎。
畅通自贸区贸易投资结算
今年2月,广东省发布《关于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开展广东自贸试验区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作为15条措施之一。
央行广州分行主动靠前服务自贸区建设, 12月12日起将试点范围从原来的广州,拓展到佛山、东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6地,并在前期试点银行工行广东分行、农行广东分行、中行广东分行的基础上,新增建行广东分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广发银行等3家试点银行,银行网点也由原来的87家拓展到2355家。
据了解,试点范围扩大后,已有多家湾区企业享受到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带来的红利。“过去我们经营外贸企业,需要开立美元、欧元、港币等多个不同币种账户,这次可以办理本外币合一的账户,不用分开几个账户管理资金,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特别是在疫情当下外贸企业承受一定压力,这个政策不仅节约了企业财务和管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跨境贸易结算效率”。横琴深合作区某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总经理李先生表示,他已在工行横琴琴海支行成功开立本外币合一账户。
“在当前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刻,本次试点扩围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服务惠及更多的企业及居民,实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港自贸区等全面覆盖,为湾区内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注入新的金融服务动能。”央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为了全方位满足了港澳居民在内地创业和生活的便利化需求,央行广州分行已推动多项创新支付产品落地大湾区。比如,围绕便利账户开立,加快推进银行账户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规范化,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试点范围,大幅提升小微企业、流动就业群体及港澳居民银行账户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围绕便利移动支付,推动港澳版“云闪付”钱包、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微信(香港)电子钱包等5个跨境电子钱包在内地使用,重点打造港珠澳大桥、入境签证缴费等多个移动支付跨境应用特色项目。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末,广东(不含深圳,下同)支付系统年资金处理量已突破500万亿元,银行机构移动支付年交易量超过113亿笔,金额超过3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