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接受科创教育,一共需要几步?在很多家长看来,必须把孩子送到学校、专业培训机构才算“够格”的科创教育。而今后5年,上海9-35岁的青少年在离家步行一刻钟距离的“创新实验室”,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课程与活动,还能成为“主理人”,把创意和知识传递给大家。
为把创新“舞台”尽可能搬到更多青少年身边,团上海市委于2021年启动了《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事项“上海青少年‘活力创城’五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一个创新学院、两个工作品牌、X个示范区域”和“青创指数”监测体系,将通过物理空间改造、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课程研发、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综合推进,让创新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青少年创新创业,还差“最后一公里”
一年级小朋友的妈妈林喆住在一个周边有三四所小学的社区,她发现“双减”之后,在放学后、节假日怎样安置孩子,怎样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成了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林喆有十几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在她看来,年轻人进入职业生涯之后,学历与专业会被弱化,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而这些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她期待社区周边有一个地方,既能托管孩子,又能让孩子认识各年龄层的朋友、参与社区事务,无形中锻炼创意思维和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创设社会企业“WEable青年创新”,林喆的期待正在成为现实。WEable青年创新由全国首个公益孵化器“恩派公益”发起,通过举办“3小时极速创新”工作坊、创新大赛,提供线上线下培训课程,链接企业资源等为高校大学生、社区青少年等赋能。
青少年从事创新创业有哪些痛点?林喆从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几个方面:“很多大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创新创造,但他们有的只掌握专业知识,不知道怎样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有的想到了好点子,却没有现成、具体的方法来实现;还有的写完项目方案之后,由于缺人、缺资源难以将项目落地。”
近日,团上海市委在上海团校成立了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创新学院将作为汇聚资源的平台和枢纽,把WEable等社创、文创、科创组织,以及各委办、企业的力量集合起来,赋能全上海有志于创新创造的青少年。
团市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创新学院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意力、共创力、行动力为主旨,将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共促的青少年创新支持体系,由委办提供政策支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提供课程、体验服务,街镇、园区等提供“毛细血管”般的实战场景——家门口和单位旁的“创新实验室”,承载资源、辐射周边青少年,打通普惠型、混龄化创新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在青少年“家门口”建设“创新实验室”
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和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两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上海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已落地。新华路街道是上海“社区更新”的典型案例,社会组织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大鱼营造”)通过硬件改造,以及举办公益市集、艺术表演、主题讨论等方式,让居民与社区建立深层次连接,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社区生活与社区治理。
大鱼营造创始人何嘉说,他的团队正在探索打造“青年创新据点”,通过组建“创新合作社”“美好社区集合店”,邀请有经验的创新导师共同孵化有想法、缺资源与伙伴的“斜杠青年”,让更多青年能在社区探索事业与人生创新的可能性。
对大鱼营造这样的社会组织来说,成本上涨、经营困难是阻碍他们将创意落地的重要因素,而团上海市委的支持,将助他们“一臂之力”。
得益于此,大鱼营造团队在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虹仙小区打造“闲下来合作社”。其负责人张欢是一名95后青年,两年多前,她的团队与区民防办等部门合作,在居民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把小区里闲置多年的防空洞改造成36个功能各异的独立空间,向全年龄居民开放“主理人”申请,可用于亲子育儿、游戏手作、二手市集等。
张欢发现,相比于家长,少年儿童对参与社区活动有更浓厚的兴趣。“闲下来合作社”里,六年级学生小袁开设了“小袁棋社”,在空闲时“摆摊”与来访者下五子棋,下一局收两元钱,虽然赢得少输得多,但他乐在其中;和小袁同年级的3个女孩主理“星月堂”空间,来访者花两三块钱就可观赏20分钟的“自创”歌舞表演等。
最近,“闲下来合作社”新入驻了两个科创类工作室,一个是在上海为国际学校提供STEAM课程的组织,将定期举办面向青少年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另一个是环保组织,将举行工作坊,介绍在上海回收和利用塑料的新途径。
“在‘双减’背景下,社区可以为亲子家庭提供所需的陪伴功能和美育、体育、科创小课程。”张欢说,“如果家长能信任社区、更多年轻人能参与进来,社区营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能进行自上而下的引导,促进青年积极参与社区生活。”
青少年科创“发烧友”有了自己的基地
在浦东新区某小学有一个这样的男孩:被妈妈形容“不爱学习”,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拒绝与人合作。2019年,他妈妈抱着“托管”的心态,帮他报名参加了张江国际青少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双创基地”)的科创特色爱心暑托班。
在一堂“净水实验课”上,老师挖掘出他的隐藏优点:对做实验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的团队配合能力、自信心有了提升,还成了双创基地的“忠实粉丝”。
在浦东新区,双创基地是一个联合了全市优质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和头部企业伙伴的平台,能够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课程、体验与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双创基地主任林安都告诉记者,中小学校的科创课题资源参差不齐,强校的教师团队能力强大、获奖多;而在弱校,一个科技老师要服务几千名学生。为让孩子们能接受普惠型的科创教育,双创基地为学校提供零基础、科普类的课程和高阶类科创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职业体验、社会考察、创新类比赛的渠道。
林安都举例说,张江科学城附近有一所科技教育能力较弱的中学,双创基地团队帮学校打造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AI智慧园艺特色课程,很受孩子们欢迎。最近,该课题还入选了中国儿童中心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全国校园AI特色课题项目,将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团上海市委出台“活力创城”五年行动计划的背景下,浦东新区团组织出台了浦东打造“科创活力生态圈”计划,双创基地作为计划落地的重要抓手,正在“链接”更多的委办、社区、学校、企业等主体,以惠及全市更多的中小学生。
未来,浦东新区将建设一批旨在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的“梦创工坊”青年中心、小小创客实验室等物理空间,继续举办多元化的青创论坛、青创赛事、青创培训等活动,为青少年科创“发烧友”提供更多互动交流、资源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