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促进绿色发展,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至此,今年以来已有5个新项目、总计10台核电新机组获得核准。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任务,核电建设在经历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的长时间放缓后,我国重新明确积极推动核电发展的方针。
“推动核能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谢秋野表示,核电一方面具有生产过程不排放温室气体、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可以替代部分煤电;另一方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面临着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系统的安全稳定等问题,核电与煤电、水电一样,可以提供电力系统稳定电力支撑和运行所需的转动惯量,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核电投资大、产业链条长,积极发展核电还可有效带动出口,助力经济稳增长。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去年以来,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5台,新开工核电机组9台,其中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56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核电发电量在当前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在5%左右,较10年前约2%的占比有大幅提高。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我国核电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张廷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需要保持每年8台左右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到2030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需要达10%左右;到2060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比例需要达20%左右,与当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是否具备相应的核电规模化发展基础和条件?“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核电产业链。”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唐飞介绍,工程设计方面,具备了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及以上级别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形成自主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品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以及具有第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建设安装能够实现多项目、多基地、多堆型同步建设;我国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工期稳定在5年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装备制造方面,我国实现了主泵、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先进核燃料、核级焊材等核安全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目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在90%以上,形成了每年8至10台(套)百万千瓦级核电主设备供货能力。运营能力方面,我国运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和运行业绩良好,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运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运行特征参数好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综合来看,我国已具备由核能大国向核能强国迈进的基础条件。”唐飞表示。(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