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域创新协同“场效应”

2023-01-12 10:10:00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在共建创新平台、共享大型科学仪器、搭建产业与企业家联盟、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产业链跨区域协作、创新要素精准对接、跨区域联合授信等方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协同实践,成效明显。

加强区域创新协同,是直面未来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举措。区域创新协同不是简单的空间连通和规模叠加,而是通过对接优势资源,促进人才、技术、资本、设施、装备、空间、信息、市场等要素的共享,以思想碰撞、理念互鉴,以及知识生产、制度供给的交流互动,推动创新能力互补,从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场效应”。应从设施、制度和生态层面,采取一致行动。

一是设施统筹。如今,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科学设施和功能性平台的热情,加强统筹尤为重要。在规划布局方面,应注重会商协调,聚焦区域共同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建成后,应强化与需求侧的互动,提升服务运营效能。随着科学研究范式和技术突破路径快速迭代演进,应加快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数据归集、算法训练、算力调配、保密传输等功能的增强型赋能网络,实现更高能级的物理连通,夯实区域协同创新的设施基础。

二是制度联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强化“第一生产力”有效供给,应探索更具深度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共同推动特定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对焦国家战略和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需求,集中优势力量,实施指向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的区域协同攻关项目。为增强“第一资源”保障能力,应深入推进区域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探索人才供给的区域统筹和校际联动,满足对于人才的多元需求。破学科之“墙”、实验室之“壁”,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让人才在实践中历练成长。为提升“第一动力”转化效率,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加快创业孵化、概念验证、技术中介、成果转化、评估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等资源集聚,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是生态互洽。区域创新协同需要营造超越行政边界的创新生态。2023年,运行17年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即将被新的“宜商环境”评价所取代。从指标设计看,“宜商环境”更强调为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发展赋能,避免因过度关注招商引资而产生碎片化治理和逐底竞争。生态互洽应着眼于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服务链的耦合互动,推进区域涉企事宜“一网通办”,加快相关政务流程的一体化改造,通过资本、服务、平台、数据及场景赋能,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区域创新协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共情、共识,到共担、共享,再到共建、共治,不断寻求区域创新协同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完善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函数”,从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陈 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