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外来入侵杂草是严重威胁作物生产的一类生物灾害。原产于北美的小飞蓬已经成功入侵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飞蓬的果实能如同“伞兵”一样被风迅速吹散,覆盖在其他植物上。由于其较强的生态破坏力,往往会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因而对其有效防控刻不容缓。然而,该植物同时兼具消炎、止血、利尿等功效,可以被当作中药材使用。那么,它到底是入侵杂草还是中药宝藏?
到处跳伞的活跃“伞兵”
小飞蓬,又名小蓬草、加拿大蓬、飞蓬、小白酒草,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小飞蓬原产于北美洲,1860年我国山东烟台首次发现其植株,随后几年,小飞蓬在南方各省频频出现,现已在全国分布。小飞蓬株高为40cm—120cm,茎直立,茎具粗糙毛和细条纹,叶互生,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状或伞房圆锥状。小飞蓬依靠种子繁殖,种子结实量大,能大范围地迅速入侵扩散,但无法进行根茎等部位的无性繁殖。小飞蓬可以产生大量瘦果,这种果子有一种叫做介冠毛的物质,如同从飞机上跳下的大量伞兵,在风中迅速被吹散,并以覆盖的形式蔓延在植物上。2014年8月,小飞蓬正式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近年来,小飞蓬在很多地区的发生面积快速增长,如不及时治理,可能造成较大危害。
小飞蓬(图片来自网络)
外来杂草“入乡随俗”成药材
小飞蓬非常容易入侵河滩、渠旁、铁路、公路边、抛荒地、住宅四周等区域,几乎可以入侵所有农田。由于小飞蓬繁殖力极强,种子产生量大,易形成单优势种群,改变土壤的pH值,影响土壤肥力,甚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小飞蓬还能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小飞蓬不但与作物争肥水、争光,还是害虫如棉铃虫和棉盲蝽象的中间宿主,有利于害虫的繁衍。在北美,小飞蓬不仅危害果园、作物田,如玉米、大豆、棉花等,还特别容易入侵一些免耕地、保护耕地,以及农场、牧场等。在国内,小飞蓬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一旦清除不及时,或是疏忽大意,它便会泛滥成灾。
虽然小飞蓬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但它已经“入乡随俗”,很多地方已经将其作为中药材使用。一些研究发现,小飞蓬具有消炎止血、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伤口、关节炎引起的肿胀和疼痛,也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癌症等。此外,小飞蓬具有重金属富集作用,能够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
随处可见的小飞蓬(图片来自网络)
拘捕“伞兵”刻不容缓
目前,农林生产中对小飞蓬的防控仍以化学方法为主。化学除草具有速度快、用工少、费用低等优点,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当前,主要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有百草枯、草甘膦等。其次,人工除草法仍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环保除草方法,包括人工拔除和机械刈割等方法。
小飞蓬的化学防治(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