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六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江苏南京举办。大赛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联合主办,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
本届大赛吸引了1300余人报名参赛,经过全国网上答题海选、视频展示竞技、现场巅峰对决,最终产生10名杰出青年编辑、18名突出青年编辑、26名优秀青年编辑。
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的新鲜血液,青年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来自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大赛中获得杰出数字青年编辑奖项的徐睿认为,青年编辑应同时具备硬素质和软素质。硬素质主要包括业务过程中约稿、组稿的沟通能力,以及策划能力;软素质则主要包括面对复杂环境和竞争中的心理抗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获得杰出学术编辑荣誉的《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编辑王彦博提到了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素质:热爱。他表示,期刊编辑的工作忙碌,要真的喜欢、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才能持之以恒、乐此不疲。他强调:“首先就是要真心地去热爱它,这样你就能把工作做好。”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将新兴技术应用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提高编辑效率和质量,是每一个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获得杰出技术编辑奖项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责任编辑宋官龙表示,数字化新兴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所在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已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在智能排版校对、精准推送、期刊封面设计、读者行为分析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科技期刊的新闻化、科普化有助于其提高传播能力。《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科学编辑、杰出运营编辑奖获得者郭巳秋,分享了她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在期刊科普化方面的实践。他们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中国光学”,孵化Light时光、Light人物等新媒体产品,将科技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通过科普传播走入生产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证明了科普化是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对于科技期刊的其他发展方向,获得杰出学术编辑奖项的《Financial Innovation》编辑陈星潼表示,她期待未来科技期刊会更加倾向于交叉型学科或冷门学科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科技期刊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一流。如果能更加偏重于一些现在还比较新兴的、比较冷门的学科的话,我们会在世界的期刊之林当中真正百花齐放。”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自200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本届大赛宗旨为,强化青年编辑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青年编辑科学素养,提升青年编辑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营造活跃向上的同行交流氛围,为青年编辑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引导青年编辑专业化发展,激发青年编辑投身科技期刊工作的热情,引导培养具有现代化办刊能力的新型编辑人才。
为顺应新时代科技期刊发展对青年办刊人的呼唤和要求,本届大赛在赛程赛制上深化专业化引导,内容上引入ChatGPT等热点问题,交流上延至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后浪说”。(李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