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三季度巨亏200亿 养猪大户被“团灭”

2021-10-17 20:44:00 来源:证券时报

猪价持续探底,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业绩大受影响,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全面亏损状态。

五大养猪大户三季度全军覆没

周五晚,A股又一养猪大户温氏股份发布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1-9月亏损92.5亿元-97.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业绩预计亏损67.5亿元-72.5亿元。

A股5家养猪大户三季度业绩预告全部披露完毕,猪产业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惨不忍睹。市值近三千亿的龙头牧原股份第三季度预计亏损5亿元-10亿元,新希望第三季度预亏25.8亿元-29.8亿元;正邦科技第三季度预亏55.2亿元-65.2亿元;天邦股份第三季度预亏20.5亿元-22.5亿元。猪产业公司大面积亏损,据公司介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下降。

从已经披露业绩16家猪产业公司看,三季度仅东瑞股份、鹏都农牧、龙大肉食、得利斯微幅盈利,其他12家公司均亏损。以亏损中值看,已预告业绩公司第三季度合计总亏损超过200亿元。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全国生猪均价最低跌至11元/公斤以下,行业陷入深度亏损状态,这是2018年6月以来生猪价格首次低于11元/公斤,距年初价格下跌70%,价格跌幅之大可谓惨烈,下跌速度之快也创下历史之最。据央视财经报道,由于极低的生猪价格和高涨的饲料价格,农户每卖一头200多斤的猪就要亏500元。

多只养猪概念股股价腰斩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低迷,股价更是不断下跌。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和金新农等11家猪产业概念股最新股价自高位均现腰斩。

市值方面,猪产业公司大幅缩水,仅剩牧原股份一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温氏股份股价7月份一度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新希望、天邦股份和正邦科技等18家公司股价在三季度创下2020年以来新低。

八月份以来,猪产业公司股价开始企稳。周五,多家公司亏损三季报预告的出炉再次让投资者出现恐慌情绪,股价承压,金新农、正邦科技股价跌幅均超5%。

生猪价格首现回升,能否延续?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每周统计的22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回升至12元/公斤,这也是生猪价格近3个月来首次回升。

生猪价格反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有极大关系。商务部10月11日消息显示,多部门展开本年度第四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

生猪价格此次回升能否延续?或许是读者比较关心的。

太平洋证券认为,猪价存在反弹动能,有望向成本线靠拢,从产能和猪价的关系来推断,预计猪价周期性底部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出现,之后将向均值回归。光大期货认为生猪养殖依旧处于产能调整阶段,未见大面积产能淘汰,冻品库存高企,市场仍旧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翻阅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历史数据,生猪最新价跌入历史低位区间,近10年,2014年和2018年生猪价格均跌破过11元/千克,且生猪股价谷底的出现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反复,且生猪价格跌入谷底后,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反弹,而是震荡走高。

猪肉价格回升,仔猪平均价格并未见回升迹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每周统计的22省市仔猪平均价格离跌破23元/千克仅一步之遥,刷新2019年2月以来新低。

如果养殖产能并未出现大规模减少,猪周期时间跨度可能进一步拉长。

全球猪肉价格走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创下同期5年内的新高,其中猪肉进口达230万吨。

此前,中国猪肉价格处于世界较高位置,通过进口国外低价猪肉缓解猪肉的供需矛盾。随着中国猪肉价格的持续回调,全球猪肉价格均出现大幅跳水迹象。

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价格一直属于全球最高。近1年中国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一度跌至越南猪肉价格之下,甚至接近美国猪肉价格。

美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其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养殖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对猪肉需求不高,决定了其猪肉比中国有价格优势。世界猪业之窗信息数据显示,美国猪养殖重点地区爱荷华州白条猪肉价格今年6月份一度刷新20年新高(仅搜集到20年数据),最高价超过19元/千克,与中国彼时的白条猪肉批发价接近,这或许是中美猪肉价格最接近的时刻。随后,美国猪肉一路回调,短时间内价格腰斩,同期中国白条猪肉跌幅不大,中美两国猪肉价格距离再次拉开。

除了中国,亚洲养猪第二大国越南猪肉价格也出现大跌。越南因人力、资源成本低,猪肉价格处于低位。此前非洲猪瘟爆发后,越南猪肉价格因供应短缺而大幅上涨,甚至达到8-9万越盾/公斤,一度超过中国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价格刺激了农户加大养殖以恢复供应,同时通过增加肉类进口调节市场,10月15日越南国内猪肉价格最低迅速回落至3.2万越盾/公斤(约9.04元/公斤)。(数据宝 吴琦)

(因数据源有限,此图只为展示美国白条、中国生猪的价格走势,不做对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