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尚品牌佐丹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00709。HK,以下简称“佐丹奴”)宣布,周大福控股(01929。香港郑家纯家族的子公司HK,以下简称“周大福”),通过凯盛资本提出收购要约。其中包含取消未行使购股权的要求。具体要约人为周大福全资子公司Clear Prosper。
丹诺的两名股东反对这一邀请。
邀请函显示,周大福将以每股1.88港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较佐丹奴停牌前的每股1.59港元溢价约18.2%。总收购要约涉及金额最高25.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82亿元)。18%溢价收购的前提是,只有通过本次收购能够实现50%以上的股权,要约收购才会成立。
周大福表示,收购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佐丹奴需要做出改变。但他同时强调,不会更换原有管理层并启动私有化进程,将共同推进经营结构的改革和转型。郑裕彤还表示,他不会全面收购佐丹奴,但入股佐丹奴是一项长期投资。如果价格合适,不排除增持他30%以上的股份。
6月24日,停牌两周的佐丹奴复牌,股价升至每股1.91港元,较全额收购价高出3.7%。三天后,股价跌至1.84港元,比郑家纯的出价低0.04港元。
反对意见随即出现,佐丹奴二股东大卫韦伯表示,上述收购价远低于公平市价,并认为郑家纯家族试图在香港零售业复牌前,通过低价增持佐丹奴股份至50%以上,以排除其他竞标过程。并呼吁其他股东拒绝邀请,要求管理层引入更多竞购者,提出有竞争力的报价。
目前,佐丹奴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大卫韦伯持股约5%。佐丹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和罗,合计持股1.79%。先锋集团(2.0%)和贝莱德集团(1.9%)的公众股东持有73.63%的股份。
财报显示,mainland China仍是佐丹奴最大的市场,但年内销售额下降29.5%至7.01亿港元,香港地区销售额下降53.1%。2021年,其营收为31.22港元,同比下降35.7%,高于2019年12%的降幅,毛利率降至55.6%。从渠道来看,线上收入增长22.1%,线下收入下降40.5%,其中加盟商批发渠道下降28.8%。和其他传统港资品牌一样,佐丹奴正面临衰退。
从二级市场来看,佐丹奴从2018年开始就处于滑铁卢,经历了“腰斩”。自2021年以来,长期处于横盘状态。多年来,业务规模一直难以超过60亿港元。疫情后已降至30亿港元左右,2020年首次亏损1.12亿港元。规模大不如前的同时,两个股东在横盘的位置上卡了很久。这个邀请其实是佐丹奴的一个很好的出路。似乎只有两个股东对溢价不满意。
周大福收购遭质疑
通过股权渗透,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郑氏家族持有周大福资本有限公司72.4%的股份。这次收购实际上是郑氏家族和佐丹奴之间的“私人生意”。
此前,郑氏家族通过信和财富持有佐丹奴24.6%的股份。也就是说,只要有24.5%的股东同意出售,要约收购就可以完成。
据了解,佐丹奴创立于1981年,1996年登陆港交所,开创了中国休闲服装零售连锁的先河。2000年,在创始人黎智英退出后,郑裕彤家族成为中国香港佐丹奴的最大股东。2011年,郑氏家族通过周大福以10.5亿港元购入2.18亿股佐丹奴股份,占比14.58%。随后两年多次增持。截至目前,周大福在佐丹奴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00%
为进一步加强内地市场对整体业绩的带动作用,周大福平均售价由2020年的4100港元提升至2021年的5000港元,同时加速开设零售店,下沉至底线城市。2022年新开零售门店1361家,其中超过一半位于三四线及其他城市。截至2022年底,周大福共有5,459家零售店铺,其中4,014家为特许零售店铺,同比增长近51%。
对于周大福为何跨境收购一个没落的服装品牌,业内也有质疑。有分析认为,每股1.88港元的收购价过高,从商誉来看,佐丹奴的价值不算太高;对于主营珠宝的周大福来说,增持佐丹奴对业务发展的价值也存疑。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从行业还是资本市场来看,佐丹奴还是一家比较优质的公司。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一年内扭亏还是比较灵活的。2017-2018年分红占自由现金流超100%,2019年净现金流高达10.7亿港元。
其表示,目前市值较低主要是因为传统老企业目前并不乐观。丹诺的品牌在老化,资本的故事也没有讲好。但是,2000多家线下实体销售网络对周大福来说,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如果能抄底,周大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降低市场拓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