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拍到野生大熊猫“练功”。结合今年3月3日、3月4日该区域拍摄到野生大熊猫“谈恋爱”的画面来看,该区域至少有4只大熊猫光临、聚集。今年3月,唐家河片区摩天岭区域已三次记录到野生大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1日23时许发布“关于大熊猫‘宝新’有关情况的说明”:虽经过十余日24小时重症监护和治疗抢救,大熊猫“宝新”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3年3月14日不幸离世。
题:长江江豚“保姆”:守护“水中大熊猫”健康成长 邓正宇所任职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是中国唯一专门用于淡水鲸类饲养保育、技术研究和公众科教的饲养场馆。
熊猫基地大熊猫博物馆内于日前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了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植物新种。
今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大熊猫“青青”在神树坪基地繁育园。
至此,研究团队已经阐明了肠道微生物在大熊猫独特食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至此,大熊猫如何充分利用竹子中的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已经有了合理的解答。
记者7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2021年11月,都江堰市国有林场在野外监测工作中,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的宝贵影像。熊猫中心野外生态研究室负责人仇剑表示:“大熊猫放归是降低局域小种群灭绝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极大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建。优化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数据和信息平台等,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治理水平。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布了《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该白皮书是中国科学院基于40多年对黑土地的研究成果,并融汇国家相关部委的调研数据以及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