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大学徐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凤禄副教授及贵州省博物馆王新金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从距今约1 9亿年的恐龙胚胎蛋窝化石中,发现了恐龙蛋起源的奥秘。
一些研究人员建议,实验室培养的有可能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应该被定义为胚胎并加以管理。
据外媒6月15日消息,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表示,他们首次从干细胞中创造出一种不含卵子和精子的合成人类胚胎样结构。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副研究主任詹姆斯·布里斯科表示,
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型生物,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详细的动物胚胎发育单细胞图谱。这一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成果,利用了来自100多万个各个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数据,代表了多个层面的重大进步,有助于
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是大自然最保守的秘密之一,藏在母亲的身体深处。现在,科学家首次在不使用精子或卵子的情况下创造了合成小鼠胚胎,使其成功地在子宫外生长。
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联合发表论文,描述了两件来自江西省赣州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的恐龙胚胎化石。
作为全球首个针对人胚胎脊髓的单细胞测序研究,合作团队对超过80万个细胞进行了测序。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发现对于研究恐龙的发育、繁殖以及古生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化石是在江西赣州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目前馆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将这个标本称为“英良贝贝”
据英国《自然》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科学家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了一个模型,可用来研究人类胚胎植入子宫的过程。人胚状体(blastoid)是模拟早期人类胚胎的结构,在研究中能准确再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关
记者9月14日从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我科研团队研发了首个人类植入前胚胎谱系机器学习预测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