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基于北斗系统研发了大坝变形监测服务平台,精度达到毫米级,科研人员可远程实时监测大坝变形情况并进行科学预警。埃及是首个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开展卫星合作的国家。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日前刊载的一项国际研究探讨了太空失重环境对机体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影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宇航员的T细胞在抵抗感染方面变得不那么活跃和有效。
目前,我国正发起并牵头多个空间望远镜项目,必将为未来的空间观测任务开辟新的前沿,推动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在返回地面57天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神采奕奕亮相北京航天城,就驻留空间站阶段和返回后的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举行。
20岁的普罗斯珀·丹尼亚的作品《共同愿景》从2000余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他9幅“天和”奖获奖作品一起被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
6月6日,创维光伏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在京举办合作签约仪式,创维光伏成为“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光伏行业官方合作伙伴”。
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踏上“太空快递”运送旅途,次日凌晨,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该
神舟十二号乘组是最先体验空间站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的航天员。
近年来,近地轨道卫星和太空碎片数量一直在增长,预计还在加剧。地面上的光污染与天空中卫星和碎片相结合,意味着天文学家正慢慢“耗尽”真正黑暗的地方来研究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