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正是中国中化科技工作者们在松嫩平原上治理盐碱地的主要发力点。盐碱地改良后,持续建设高质量农田还需要迈过多道“坎”。
前不久进行的现场测产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团队今年在新疆开展盐碱地示范田改良52天后,青贮玉米亩产增产显著。今年7月上旬,经过调研,胡树文团队选择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的中轻度盐
“把贫瘠低产的盐碱地变成枝繁叶茂的‘吨粮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兆辉与同事们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上述变化。刘兆辉向记者表示,盐碱耕地质量和产能协同提升
“吃盐植物” 让盐碱地变良田 【一线讲述】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长彦盐渍化对新疆农业影响
科研人员还发现AT1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及谷子中的调控机制,也与高粱相似。
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高粱、水稻等作物也能取得大丰收。盐渍化土地分为酸碱度为中性、富含氯化钠和硫酸钠的盐地,以及酸碱度呈碱性、富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苏打盐碱地。
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持续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成为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增产区。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对于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进
科技人员开展了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适用技术。
今年春天,科研团队将种植技术无偿提供给克拉玛依一家园林绿化企业,“油城”周边1000亩重盐碱地因此种满了盐地碱蓬。栽种仅仅几个月后,郁郁葱葱的盐地碱蓬就为白色的盐碱地披上一袭绿装。
令研究团队兴奋的是,除了能降低土壤盐分,盐地碱蓬等“吃盐植物”还能当蔬菜、做成饲料,甚至用于盐碱地绿化。